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第143章 氮磷钾化肥(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最新章节。

岛上森林茂密、绿草如茵,为海鸟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场所。

这里聚居着40多种鸟,长期以来,海鸟在此栖息繁衍,留下了大量的鸟粪,有的地方鸟粪堆积达几米厚。

同时我国的南沙群岛和东沙群岛部分岛屿也有丰富的鸟粪资源。

甚至因此还曾被日本商人进行窃取贩卖。

(天幕公布出鸟粪岛屿分布图。)

后世也有部分国家靠着售卖海鸟粪便得以全民致富,不过等到鸟粪资源枯竭后,便失去了重要的财富来源,重新回归贫困。

除了海鸟粪便外,动物的骨头与磷灰石矿也是重要的磷肥来源。

将动物骨头经过蒸煮、干燥、粉碎等加工处理后得到骨粉。

骨粉中含有大量的磷酸钙,是一种常见的天然磷肥来源。

磷灰石矿可以磨碎后直接使用于酸性土壤,不过,这样的肥效相对较低。

要提高磷灰石的使用率,则需要经过与硫酸发生反应,使磷灰石中的磷转化为水溶性的磷酸盐,从而得到各种水溶性磷肥和磷酸盐产品,过程稍有些复杂。

(天幕公布出磷灰石矿的分布图。)

使用磷肥的水稻增产率约为5%-20%,数值差异与土地含磷量相关。

小麦对磷肥的需求较高,土壤过份缺磷会使产量下降20%-30%左右。

每生产1000公斤稻谷,所需吸收的磷肥约为20 - 30公斤。

每生产1000公斤小麦籽粒,所需吸收的磷肥约为10 - 15公斤。

而第三种钾肥,也是中国极为紧缺的一种肥料。

中国有约百分之五十六的耕地需要补钾。

总体上越是平原耕地,缺钾就越严重。

就是因为中国连续不断长达数千年的耕种历史,使得土地的肥力被严重透支。

除了近现代因为工业能力的提升,使得北大荒的黑土地和新疆土地得以开发利用外,其余多数自古以来的耕地都严重缺钾。

钾在植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

缺钾时作物生长速度减慢,叶片焦枯、卷曲、根系减少。

使得抗灾害能力与产量严重下降。

而中国之所以缺钾。

一个是因为天然便于获取的钾肥稀少,只有草木灰这一种,含钾量一般在6% - 12%左右。

而植物生长所需钾元素,比前两种植物所需的氮、磷元素要多得多。

一般每生产1000千克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的钾在20 - 45千克。

每生产1000千克小麦籽粒,需钾3 0- 50千克。

如此真正要满足作物所需的钾元素,仅靠草木灰提供钾,需要的草木灰量便极大。

而草木灰本身又呈碱性。

正常使用适量草木灰时,土壤自身的缓冲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酸碱平衡。

但如果大量使用草木灰,超出了土壤缓冲能力,土壤的ph值就会逐渐升高,导致土壤碱性化,进而影响作物不利于生长。

如此,真正要解决中国缺钾的问题,便只有从钾肥矿入手。

可偏偏中国的可开采钾矿,仅占全世界钾矿的百分之五,比中国的耕地占比还要少。

且这仅有的百分之五钾肥矿,还分布在新疆罗布泊、青海柴达木盆地、西藏藏北盐湖区。

荒漠、戈壁、高原雪山。

这三个地区的自然气候与地形,一个比一个恶劣,哪怕在后世工业科技发达的时代,他们的开发和运输难度依然犹如登天。

这便是中国缺钾的第二个原因。】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简介: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动漫女主小智的旅行结束,给我们留下无数遗憾少年意外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成为小智。他以神奇宝贝大师为目标横扫各大联盟,结识各地区女主,留下一场无憾之旅。
无聊的青铜
土匪帝皇
土匪帝皇
这是一个最混乱的年代,群雄争霸,杀伐不断,人命如草芥,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英雄辈出,美人如玉谋臣如妖。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试看我辈笑傲苍穹……
雪鹰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架空历史)单身大叔李正华睡醒一睁眼,穿到了35岁的农家大汉身上,望着家徒四壁的房屋和五个跪在床前的孩子,他……
芋头扣肉又扣肉
火影:从白眼天才成为忍界最强
火影:从白眼天才成为忍界最强
关于火影:从白眼天才成为忍界最强:意外转生到火影忍者世界,成为日向宗家新生婴儿重活一世,三岁不到就开启了白眼,三岁成为漩涡水户的徒弟,使用风属性查克拉开发出御风剑术,成为日向一族历史上用剑第一人,后面更是靠机遇开启转生眼,无敌于忍界……简介无力,请看正文主角日向真一是如何在忍界慢慢成长,留下自己的事迹。
口袋君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刚参观完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朱旺,穿越到了大明洪武朝朱元璋的御船之上。好消息:有系统!坏消息:系统不够给力,连导弹坦克歼星舰都不给!没关系,咱就算只靠脑子里的知识,灭个倭照样是轻轻松松!“老朱,我不装了,摊牌了,其实我是个神仙!不怕告诉你,大明是被倭国给灭的!“老朱,只要同意灭倭,你大孙子的命我救了!“老朱,这几种粮食叫玉米红薯和土豆,所以不要担心灭倭的粮草问题!“老朱,这是牛痘
枫桥十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