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炮灰的救世法则

第505章 怕了(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快穿:炮灰的救世法则》最新章节。

“你知道他们在哪?”

“仙长,我家主子就在二楼,他可以告诉你。”

余则听到这话后,便跟随着那个侍卫一同走进了房间。

此时,二楼包间里,太子端坐在桌前,看到余则进来后,立刻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仙人,你可是要寻找破界昙妖和他的朋友?”

余则听到破界昙妖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的声音冰冷而严厉:“他们现在何处?”

太子见状,连忙躬身施礼,解释道:“仙长息怒,此事皆是我父皇之过。他年事已高,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听闻破界昙妖来到我国,便一时糊涂,将二人囚禁了起来。”

太子说完,余则浑身都散发出凛冽的气息,随后他不再与太子废话,身形一闪,直接从窗户飞身而出,向着皇宫而去。

太子望着余则远去的身影,眼中流露出一丝对修仙的向往。然而,他很快便压下了这种念头。

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的目标是登上皇位,成为一国之君,治理好曜国。

皇上老年糊涂,甚至不惜对自己亲儿子动手就为了给他宠妃的儿子腾位置,让太子怎么能不对皇上有戒怀。

既然父皇对他不仁,那他也没有必要留情了,他对付不了皇上,那就让仙人替他动手吧。

此时皇宫之中,皇上看着身边一个邪修问道:“你确定这东西能让他显出原形?”

那邪修笑着说道:“陛下放心,我这琉璃塔可是上古神器。”

“哈哈哈,好!朕只要几片花瓣就好。剩下的就留给道长了。”

邪修持续施法的过程中,琉璃塔再次开启时,塔内的人已化作一朵昙花。

于是当余则赶到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残缺不全的昙花,花瓣已被皇帝和邪修粗暴地扯下,正贪婪地塞入口中咀嚼。

余则顿时感到一阵眩晕,耳边嗡嗡作响。他僵立在原地,看着两人机械般的进食动作,手指不自觉地颤抖。

下一秒,未等对方察觉他的存在,余则已出手将二人击毙。他缓缓落地,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朵残破的昙花,花瓣边缘还残留着被撕扯的痕迹。

“就这样死了……”余则低声呢喃,声音里透着难以置信的苦涩。

他懊恼不该让谢祁独自离开,自责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

然而就在他思绪纷乱之际,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呼唤:“师父!”

这声音让余则浑身一震。他猛地转身,看到安然无恙的谢祁时,这才冷静下来,手中的昙花不过是假的而已。

余则毫不犹豫地抛下残花,一把将谢祁紧紧搂入怀中,双臂也在不自觉地收紧。

谢祁感受到余则抱住他的手在颤抖,沉默了一会,缓和氛围,笑着说道:“师父,那个是假的,方空忆变的,我好好的。”

方空忆也插嘴道:“谢祁,我不是说再等一会出来吗?这么舍不得你师父伤心啊。”

余则听到这话,松开谢祁,看向方空忆,冷冷的说道:“你做事情之前能和我商量一下吗?”

一直观察余则情绪变化的方空忆,听到这话,笑道:“我有把握啊,余则,你刚刚怕了。”

余则皱起眉头不想搭理对方,而是牵着谢祁的手说道:“为师带你回天玄宗。”

说完,两人就消失在了皇宫之中。

方空忆看着地上躺着的皇上,叹了一口气:“唉,看来这烂摊子要我收拾了,出力不讨好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