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明摄政

第956章 运筹帷幄王守仁,满面蒙圈赵本学(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大明摄政》最新章节。

“为什么,有必要吗?”

哪怕自己已经成为了阶下囚被控制住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哪怕脑瓜子质壁分离视线、思绪都开始模糊,吴通正还是忍不住问着这个问题。

他想不通,想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当然,他知道自己的疑问可能根本得不到任何回应,因为他的自我认知非常到位。

自己在宁王阵营既不是核心又不是嫡系,只不过是因为曾经作为土匪头子入伙的时候给宁王带的“嫁妆”还算是比较丰厚,不然根本就不会有如今的位置。

想要得到备倭新军的重视让其给出他想要的答案,怕是显得有些痴人说梦。

阶下囚,哪有那么多要求?

可出乎意料的是,这支备倭伏军中疑似小队长身份的人竟真的看向了他,并说出来让他哪怕脑瓜子嗡嗡的都惊到瞬间清醒了片刻的话语。

“吴通正,你别太谦虚,如果是你,还是值得我们费这些心思的。”

原本都质壁分离脑袋快糊成浆糊了的吴通正瞬间清醒,瞳孔都不由微微一缩。

什么意思,真特么是冲着他来的?

他又何德何能受到如此待遇呦。

太看得起他了吧!

“想不明白没关系,到时候你自然就明白了。”

那备倭新军小队长笑着拍了拍吴通正的肩膀挥手让人将俘虏押好准备全带回去。

大丰收时刻,绝不可能漏下任何一人滴!

备倭新军,如同是天生黑夜之中的行者,于黑夜之中埋伏,于黑夜之中厮杀,并在黑夜的掩护下迅速离去,即便临近了叛军其它位置的驻扎人马也能悄无声息顺利离去。

这一身隐藏的功夫,或许比不上暗部但在普通部队之中也堪称是出神入化的降维打击了。

这也是兵在精而不在多的意义所在,一群小六边形的特种兵比起普通大头兵不知道要高上多少个量级。

当然,这其中的培养成本也不是一个量级的......

若不是镇国府家大业大,备倭新军还能在在海上训练从倭寇那、从海里整点好货回回本,这小几万的新军的军费问题还真容易让人看了肉疼。

但投入决定产出,备倭新军的质量也证明了,他们值得这种程度的投入。

很快,新军的几支小分队便带着他们在雨夜的收获回到了营地,并将吴通正等叛军之中算是有点身份地位的将领给押到了王守仁、朱烈、赵本学的面前。

“恩师,人带回来了。”

曹祥拱手,朝着王守仁道。

“嗯,辛苦,让将士们都回去好好收拾一下,别染上风寒。”

王守仁点点头,并吩咐道。

虽然身为军人,要有这种能吃苦的素质和思想觉悟。

但也没必要没苦硬吃。

战争时期条件不足那是没有办法,但现在有那个条件又何必要委屈自己呢?

保持好的状态才是应对未知状况最好的办法。

要是没苦硬吃非要摆出一副军人就该要如此,放出这都受不了那还当什么军人的逼话的话......

那特么战斗时状态不好甚至因为硬撑感染风寒最后一传十十传百导致耽误军情这些后果谁来承担?

所以,人不能过于片面过于轴,要学会灵活根据现实条件进行思想转换。

只是,身为俘虏的吴通正暂时就没有这种收拾一下避免着凉的待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