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明摄政

第793章 医者仁心(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大明摄政》最新章节。

毕竟西山那一块,流民、反贼神马的哪种人没有啊,搁那一块对你扩展世界观可太有帮助了。

所以,他也知道其中的无奈、不可抗力等等。

只不过身为医者,看着自己的病人那么惨那么可怜,心中总是有些不自在。

这是医者的仁心。

“那林医这是......”

“我只是有些感到无力,想和阎王小鬼抢人真的不容易。”

“还有将士们的手脚,未来生存或会有许多不便,我想回去看看能不能试着让他们以后的生活方便一些。”

林医说道。

每天面对这些因为战争失去肢体的普通士卒,他觉得身为医生的他应该主动去做些什么。

比如......

试着去给他们做一副义肢?

义肢,又可称假肢。

我国使用假肢的历史可谓是相当悠久,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有关于义肢的记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既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假肢的出现应该也算是一种应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产物。

齐景公厚赋对交不起赋税的人施以刖(yue)邢,就是把这些人的脚砍掉,而被砍脚的人中很多都是家里的劳动力,要下地干活,为了继续劳动,中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假肢一词出现了。

而在这种变态刑法最严重的时期,由于受刑的人太多,义肢都有些供不应求了,在那段时间售卖义肢的商贩比售卖鞋子的商贩都多。

虽然这段历史饱含了当时那段时期百姓们的血与泪,但却在我国义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可惜,早期的义肢功能性低,舒适性更是没有,戴久了还很容易对本就受损的残肢造成二次伤害。

最关键的是......

就这样一个放在后世连残次品都比不上的玩意那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义肢的制作是一笔不菲的价钱,使用过程中的损耗还是一笔不菲的价钱。

对于残疾、近乎失去了养活自己能力的人而言,这笔费用他们很难承担的起。

这也是为何我国义肢起步相当之早,但发展慢的跟狗爬似的原因所在。

作为经历过新文化、新思想的新青年,看着这种状况林医自然而然便想到了这一项历史悠久但又落后毫无发展的原始手艺。

既然有这么多患者需要,他为什么就不能将这义肢改造一下,制作一个佩戴方便、舒适、还不容易对残肢造成二次伤害的新一代义肢呢?

反正手艺活这基本属于西山的入门级要求。

作为当前大明工业、手工业最发达的地方,你要是手头要是没点手工能力,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西山出来的。

何况什么是外科,那刀、斧、锯都是手上的本事好不啦。

有这一层基本功在这打底,还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这一次前线充分的实地考察和经验总结,林医觉得自己有把握能造出一款符合他心理预期的全新义肢,给这些残缺的勇士带来一份未来的希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