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皇二代,家父朱由校!

第66章 军需物资(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最强皇二代,家父朱由校!》最新章节。

时间流转,转眼就过了两天。

自那天晚上父子二人确定方案后朱慈煌就立刻准备了起来。

组建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所需要的粮食和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银子还好说,五十一百万朱慈煌随便都能拿的出来。

可以说绰绰有余。

就是粮食短时间内想要筹集并不容易。

而且按照规划,只筹集五千人的粮食可远远不够。

毕竟后续还是要扩张的。

所以粮食得往多了准备,但是却不能引起市面上的注意。

因为容易被官员发现,大批量的筹措粮食是很显眼的,也容易引起他们提价。

到时候加上运输消耗什么的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想到这里,朱慈煌立刻当机立断放弃了在国内购买后续粮食的想法。

国内就暂且只筹集5000人的粮食。

按照大明如今的军需供应标准,一名士兵一天的正常粮食供应是两斤左右,一月就是六十斤,一年720斤,约摸七石粮。

而盐的供应明军是一人一月有家小的两斤,没有的一斤。

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蔬菜肉类等等。

但是那是大明鼎盛时期的配置,到了如今大明的军队,每月的口粮仅仅只有一半,这还是这些年魏忠贤不断捞钱这才能给的起的。

盐什么的更是完全没有,要当兵的自己去整,更别说肉菜了。

就是如今的军饷,按制一个月二两。

在天启的努力下也才只能发到一两多一点。

月月都还欠饷,这还算好的。

要是换做前世的崇祯时期,士兵连一半都没有,直接就得去挖树皮吃。

军饷?

到了后面更是见都见不到。

但是既然要组建自己的军队,那当然要往好了配的。

朱慈煌给定下的标准就是,粮食,按照每人每天三斤的量准备。

一个士兵一天三斤,一个月九十斤,一年一千零八十斤,也就是十石左右。

五千人就是五百四十万斤,五万四千石。

(注,为计算方便,一石统一换算一百斤。)

这总能让他们吃的饱吧?

然后是盐,这玩意星辰商会自己如今就在山东的海边有晒盐场,直接按照翻倍的给。

有家小的四斤,没有的两斤!

然后蔬菜和肉就要看情况供应了,毕竟这两样东西并不是能够随时供应的,要看地方。

但是肉的话最少三天要有一顿,一人一顿二两要有。

(两斤换算也用整数,不然计算的太头大了,抱歉。)

一人一年就是二十四斤的量。

五千人一年按十二万斤供应。

至于肉从哪里来?

这个不用担心,早在前朱慈煌从抽奖系统里抽出了母猪的产后护理后,养猪场就开始在全国合适的地方遍地开花。

星辰商会各地的酒楼客栈用的肉都是养猪场自己供应的。

更别说朝鲜靠海,到时候发展一些捕捞业就行了。

肉的问题好解决。

什么肉都是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原神:生于魔神战争前
原神:生于魔神战争前
某个原批在某个肝原神的深夜突然猝死,来到了提瓦特大陆。在这个双子还未降临的时代,在这个七神还未出现的时代,在这个剧情还未开始的时代,在这个群魔并起,诸神争霸的时代。原批中的肝帝疯狂成长,在这个新的世界谱写篇章。烛螭:老婆们我来了当魔神战争开始,身为魔神中的一员,是偏安一方,还是争夺七神的宝座。
李艾玉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