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形态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商议(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第五形态》最新章节。

“太皇太后或许已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了!”

“没有人被烛九阴找过麻烦后还能全身而退!”

“阳陵之事影响很可能较之我们想象中更为深远,如果太皇太后受创重伤,那我就能想通她为何要如此快速针对赵绾和王臧,甚至不遗余力打压我们儒家!”

“她很可能会用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驱逐我们,将我们此前所做的一切付诸东流!”

“我们必须马上行动!”

“或许明天,又或许后天,朝廷中就会对这些事情进行最终定性,我们的机会不会很多!”

……

孔庙有内堂和外堂。

内堂中是申培公等少数人,而外堂则是停放着赵绾和王臧的棺木,又有几个儒家大修士在主持祭奠仪式。

申培公与几个得意门生不断沟通,也寄希望这些人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甭管怎么说,大汉王朝的皇宫如同一座龙潭虎穴,向来只有跌进去的份,没有谁真正杀过一个七进七出。

哪怕申培公有儒家大义,脑海中也不乏疯狂,但他不是真正的疯子,并不会去做毫无把握的事情。

“老师,您准备用什么术针对她”周霸低声问道。

“正常术斗胜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也难有那么多时间与她斗法,只能进行速战速决”申培公道:“我有一术名为拔剑斩命术,但凡剑斩出必然削她阳寿,太皇太后年寿已高,定然要被我这道术所斩杀!”

“我等愿为老师护法!”

周霸低头俯首,示意自己必然护申培公斗法时安全。

“我等也愿为老师护法!”

又有夏宽、砀鲁等人齐齐应下。

众大儒相互注目,彼此间不乏相互打气。

申培公已经冲锋在前,他们又获知了相关消息,当下只能跟着上。

“我当时不该遣人将辕固赶回去,若有他隐匿阴阳术的帮衬,此事成功的可能性就更高一些了”申培公惋叹道:“只是我们儒家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派林立,缺乏了孔圣的一言定鼎,各地儒门学派谁也不服气谁,相聚于一起行事必然内乱不止,那时不得不出了下策。”

“老师赶他回去也是为了他好,辕固大儒虽擅阴阳,但他门下只有夏侯始昌拿得出手,难于立身于朝堂,不仅与我们一起难于联合,反而会争执不休”周霸道。

“燕地韩太傅,济南伏生,菑川田生,赵地董仲舒等人门下都不如我们鲁派强盛”夏宽道:“此事只能由我们打头!”

“是成是败只看老师这一搏”砀鲁低声道:“若她被老师拔剑斩命术所杀,我等也就有可能强行插入朝堂去顶替赵绾和王臧之位,争取将我们儒生满布朝堂。”

“不错,只要我们竖起大旗,各地儒生最终都会汇入朝堂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整体!”

“砀鲁说的对,我们儒门必然再度统一!”

……

一时众大儒眼中浮过几分狠色。

只要申培公猜测太皇太后与烛九阴争斗伤了身,这就是他们掐尖的机会。

当大汉王朝当下最大的靠山倒了,这个王朝就必须寻一个依靠。

新帝撑不住,淮南王也难于撑住大汉江山,最终必然联合儒家,而不是一起来打压儒家。

众人在孔圣像下谋划,这让旁听的孔忠等人不免有几分哆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主神猎手
主神猎手
在武侠世界中,化身肌肉猛汉,以力镇压江湖、横扫千军,成为一代草莽至尊;在巫师世界中,和死灵为伍、与天灾为伴,就连最勇猛的战士,都不敢念出他的邪恶名字;在仙侠世界中,独立山巅,静观沧海桑田,留下了“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的绝世传说···赵离在各个位面对抗炼狱空间、青铜门空间、梦魇空间等等主神存在时,不得不击败所有拦在面前的土着强者,勇攀巅峰,更是要把各路轮回小队统统清除!“什么?你问我是怎
流浪月光
我其实只想当个大领主
我其实只想当个大领主
主角穿越了,还好是个大领主,身边有美女陪伴,家里的厨子做菜也好吃,问题是有人想杀他,夺他产业。那不行!为了当个大领主享福,他必须得扫平一切障碍!
神行汉堡
炎灵魔神王王
炎灵魔神王王
关于炎灵魔神王王:异界大陆,混战不止,各族人民都渴望和平,其中以为人族最甚,在着亿万人的祈想中,到底何种天赐英雄,能够让的人族终结战乱,回归和平,就看我炎灵魔神,于乱中,取定,再现久违和平。
高文铭
我怎么会是反派?
我怎么会是反派?
季寻穿越了!穿越成为了天山城第一大修行世家的修二代。本以为美好的未来正在朝自己招手,却发现自己看不顺眼的小瘪三竟是天命之子!那个,我现在抱大腿还来得及吗?垂死病中惊坐起,反派竟是我自己!行,既然这样,那就谁都别想好过了!天命之子是吧?我先邦邦给你两拳再说!等等,我身边这些奇奇怪怪的少女是什么情况?姜觅,要不你还是给我两巴掌吧,不然这软饭我吃的不踏实!曹欢,你不是喜欢天命之子吗,总是缠着我做什么?
天地争渡
我的徒弟全无敌
我的徒弟全无敌
关于我的徒弟全无敌:新书已发。————一朝穿越,拥有点化万物之力。雪白的小兔子,变成了吞噬万界的呆萌萝莉。落寞的菜鸡剑客,变成了一剑无敌的绝世剑仙。这是一个佛系少年带着一堆无敌徒儿浪迹天下的欢乐故事。——本书又名书友(需全定)
赵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