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形态

第421章 推衍推测(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第五形态》最新章节。

“你需要用圣心难测来形容这种事”董仲舒纠正道:“但凡你在长安城说这种话被人偷听告密,伱脑袋都落地了。”

“好吧!”

从董仲舒这儿得知了一道有用的信息,张学舟觉得这与尊上猜测景帝行为有些疯狂很相似,内容对照下完全得到了佐证。

这让张学舟还不曾去长安城,就已经得知了重要的信息。

他喜欢这种安全获取信息的方式。

能让董仲舒这种人都心生感触,不得不提防戒备景帝来守护自身安全,这几乎可以猜测到景帝眼下的情景。

尽管这是一道猜测的信息,但这道信息源于董仲舒,并非妄自瞎猜测。

“陛下的身体安康吗?”张学舟低声问道。

“很好”董仲舒回应道:“但就是太好了,甚至他仿若没有受到岭南之事的影响,这让我觉得难于理解,所以我想问清楚你,当时的陛下和那个人脸巨蛇交锋时的景象!”

董仲舒真正的疑惑在于此。

他觉得景帝应该是受了伤才击杀了尊上的显法身,不可能没有承受一丝创伤。

但他在长安城皇宫所见的景帝确实没有伤痕。

这种怪异感让董仲舒觉得错愕。

而景帝变幻莫测的圣心也让他难于招架。

他不想落到周太尉的下场,也就存在必须搞清楚问题的必要。

他当下想向张学舟求证的是‘景帝当时到底有没有负伤’。

“应该是受创了!”

张学舟寻思了数秒,才将答案确定了下来。

“他的兵器都损毁了,而且还被尊上垂死挣扎时追打了一下!”

“你真确定陛下当时受创了?”

“应该是受了一些伤!”

“那……”

董仲舒心中波涛涌起,万丈巨浪阵阵拍打着心灵。

他心中忽地冒出了一个自己都难于相信的判断。

在皇宫中的那一位陛下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景帝。

若那位陛下是假的景帝,真正的景帝又去了哪儿。

“陛下去了哪儿?”

如果景帝受创,一些事情也就能理解了。

至少董仲舒清楚了景帝为何要杀周太尉。

对于行将就木的周太尉而言,这或许是对方人生中最后剩下的用处。

一个能狠下心来杀,另外一个也坦然承受,没有一丝丝反抗。

宛如当年遭遇七大诸侯国围攻时杀晁错,顶层样玩得飞起,也用死亡迷惑着诸多人。

董仲舒仔细想了想自己的脑袋,觉得自己所涉及相关并不算多,若要利用也没法利用,这才让他放心了下来。

“若陛下伤势无法愈合,那事情的走向会怎么样?”

当董仲舒将面圣时见到的那位陛下归结于冒牌货,他不免也猜测着景帝眼下的情况。

落到需要击杀周太尉做局,景帝很可能已经不行了。

“陛下不行了,那太子殿下就不可能更换了,太子没法换,那……”

宛如迷雾一般的场景中,董仲舒在获得佐证后迅速找到了未来的定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炎灵魔神王王
炎灵魔神王王
关于炎灵魔神王王:异界大陆,混战不止,各族人民都渴望和平,其中以为人族最甚,在着亿万人的祈想中,到底何种天赐英雄,能够让的人族终结战乱,回归和平,就看我炎灵魔神,于乱中,取定,再现久违和平。
高文铭
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关于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三国时代,文人修文气,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武将修气血,刀出山河破,剑出天地惊。更有道家佛门入世斗法,试图争夺王朝气运。刘烨一睁眼,就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处城墙上,而城墙下则是密密麻麻的塞外蛮族,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显然,他穿越了,并且直接穿越到战场。作为新时代社畜,刘烨哪见过这等场面,没当场吓晕过去都算心理素质过硬。“系统大大,出来救场了!“叮!
红尘作伴
我怎么会是反派?
我怎么会是反派?
季寻穿越了!穿越成为了天山城第一大修行世家的修二代。本以为美好的未来正在朝自己招手,却发现自己看不顺眼的小瘪三竟是天命之子!那个,我现在抱大腿还来得及吗?垂死病中惊坐起,反派竟是我自己!行,既然这样,那就谁都别想好过了!天命之子是吧?我先邦邦给你两拳再说!等等,我身边这些奇奇怪怪的少女是什么情况?姜觅,要不你还是给我两巴掌吧,不然这软饭我吃的不踏实!曹欢,你不是喜欢天命之子吗,总是缠着我做什么?
天地争渡
洪荒:性转帝俊,万古女帝御洪荒
洪荒:性转帝俊,万古女帝御洪荒
穿越到洪荒世界,成了从太阳星中尚未出世的帝俊,日后鼎鼎大名的妖族天帝!然而是性转版……她看着自己那漂亮的尾羽和优雅的身形,不禁陷入到了深思之中!……在这个龙凤量劫刚刚开始的阶段,无数将在日后的纪元中响彻世界的大能们,还尚处稚嫩的青年期,在没有秩序的环境中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整个洪荒,毁坏盘古祖神为后人们留下的无数财富和遗产!秩序!这个混沌的世界需要秩序!战争!这个即将陷入塌陷的世界需要战争
森白
我的徒弟全无敌
我的徒弟全无敌
关于我的徒弟全无敌:新书已发。————一朝穿越,拥有点化万物之力。雪白的小兔子,变成了吞噬万界的呆萌萝莉。落寞的菜鸡剑客,变成了一剑无敌的绝世剑仙。这是一个佛系少年带着一堆无敌徒儿浪迹天下的欢乐故事。——本书又名书友(需全定)
赵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