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形态

第384章 真灵(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第五形态》最新章节。

“神君,你们人的那个

“你别说那些乱七八糟,我是说伱们人的那个真灵怎么锤炼更好一些!”

“这各有各家之法,自然也是各有各家之妙!”

“你的呢?”

“我锤炼真灵时选了《黄帝阴符经》学识为辅,就是帝君赠予我的那道人皇学说!”

“赶紧将那劳什子阴符经说两句!”

金乌大帝连声催促,镇元神君则是侃侃而谈。

话语入耳,张学舟只觉踏入真灵境的茫然迅速被打开。

除了《阴阳大悲九天咒》的推动,镇元神君讲述的《黄帝阴符经》亦徘徊在他耳边,让他不由自主依照镇元神君的方式运转法力。

两种内容没有交错的混乱,甚至产生了相互的融合。

张学舟只觉沿着《阴阳大悲九天咒》向前推动真灵境的修为,本应该限于手中法力的延伸呈现在体表各处。

在他身体任何一处都有法力涌现的延伸。

正常人是靠着双手施法,但张学舟觉得自己用脚、用头、扭腰等都能形成法力延伸,从而形成术法的效果,至多只是施法效果差一些而已。

人能靠双手吃饭就不会拿脚进食,在拥有双手的前提下,张学舟不知道这种法力延伸遍布肢体四处有什么意义。

但《黄帝阴符经》这种法力衍生的灵妙与《阴阳大悲九天咒》修行并不冲突。

张学舟觉得有总比没有好,万一他哪天双手被砍掉了……

他脑海中的不良念头只是刚刚浮过,随即就迅速将这种念头抛远。

金乌大帝催促镇元神君开口讲述真灵,这或许就是帝君授学。

成为了张学舟的老师,帝君只是询问了一番,随后就将张学舟交给了金乌大帝。

但金乌大帝显然有足够的眼力,甚至知晓该如何带领张学舟向上。

除了张学舟不曾按金乌大帝的吩咐进食万法莲,金乌大帝所做的一切都极为到位。

“这儿的人除了有点古古怪怪,喜欢带着各种离谱的头衔,严苛阶层制度的规矩又多多……他们确实非常大方,!”

张学舟心中批判的念头浮过,又正视着这些人的优点,他觉得与这些人在秘地中生活也不错。

但他很快抛下了这种危险的思想。

一些在金乌大帝等人看来很正常的事,但无疑超出了张学舟当前所能接受的范围,这也导致张学舟状况百出。

他在这种地方生存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极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这帮人玩死了。

或许是吃的,或许是喝的,又或是大药,亦或某种修炼学说。

但凡张学舟瞎碰乱撞,他很可能就会遭遇难于承受的后患。

相较于这片秘地中的人物,他当下无疑太过于弱小,这也让他显得格格不入,即便吃喝都容易引发问题。

若想在这片秘地中安然,他并非需要各种小心翼翼,而是需要强大自身,直到自己与这片秘地和这片秘地的人对等相处。

只要那位帝君依旧承认师生的关系,他离开并不会失去可能拥有的待遇。

若那位帝君对这段关系不喜,即便他日日在秘地中也没法捞到好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关于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三国时代,文人修文气,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武将修气血,刀出山河破,剑出天地惊。更有道家佛门入世斗法,试图争夺王朝气运。刘烨一睁眼,就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处城墙上,而城墙下则是密密麻麻的塞外蛮族,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显然,他穿越了,并且直接穿越到战场。作为新时代社畜,刘烨哪见过这等场面,没当场吓晕过去都算心理素质过硬。“系统大大,出来救场了!“叮!
红尘作伴
我怎么会是反派?
我怎么会是反派?
季寻穿越了!穿越成为了天山城第一大修行世家的修二代。本以为美好的未来正在朝自己招手,却发现自己看不顺眼的小瘪三竟是天命之子!那个,我现在抱大腿还来得及吗?垂死病中惊坐起,反派竟是我自己!行,既然这样,那就谁都别想好过了!天命之子是吧?我先邦邦给你两拳再说!等等,我身边这些奇奇怪怪的少女是什么情况?姜觅,要不你还是给我两巴掌吧,不然这软饭我吃的不踏实!曹欢,你不是喜欢天命之子吗,总是缠着我做什么?
天地争渡
我的徒弟全无敌
我的徒弟全无敌
关于我的徒弟全无敌:新书已发。————一朝穿越,拥有点化万物之力。雪白的小兔子,变成了吞噬万界的呆萌萝莉。落寞的菜鸡剑客,变成了一剑无敌的绝世剑仙。这是一个佛系少年带着一堆无敌徒儿浪迹天下的欢乐故事。——本书又名书友(需全定)
赵碧婷
主神猎手
主神猎手
在武侠世界中,化身肌肉猛汉,以力镇压江湖、横扫千军,成为一代草莽至尊;在巫师世界中,和死灵为伍、与天灾为伴,就连最勇猛的战士,都不敢念出他的邪恶名字;在仙侠世界中,独立山巅,静观沧海桑田,留下了“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的绝世传说···赵离在各个位面对抗炼狱空间、青铜门空间、梦魇空间等等主神存在时,不得不击败所有拦在面前的土着强者,勇攀巅峰,更是要把各路轮回小队统统清除!“什么?你问我是怎
流浪月光
洞箫一剑
洞箫一剑
洞中箫声咽,一剑绝前尘。人即剑,剑即尘,尘即凡,凡即空,空即人。鱼龙后裔群芳谱,一箫一剑总关情。诸天万界追仙踪。枉修行,莫若凡间向阳生。
大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