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第167章 总有脑子不开窍的(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最新章节。

这段时间朱标已经将吕氏娶进门了,担心朱元璋一个人无聊,朱标干脆将书房的奏折全都搬到朱元璋这里处理,空闲之余还能陪老爹遛遛弯。

主打的一个孝子贤孙担心老爹寂寞。

“行了,过两天想让我陪你吃饭都吃不上了,常姐姐快生了,我要去西安。”朱标不在乎的说了一句。

朱元璋一听儿子又要出去当即想反对,但是回想自己大孙子要出生了,自己不让去也不太好。

一副着急反对的面孔当即哑火收了起来。

这一幕看的朱标想笑,喝了口粥压了压说到“这一次去不会很久的,等常姐姐出了月子,咱就把媳妇老娘,还有你大孙子都带回来。”

“好,好”朱元璋一听到大孙子立即笑呵呵的答应。

这一幕父慈子孝的吃饭场面却被无情的打断。

“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

一名宦官大喊着从外面跑过来,听到声音的爷俩顿时脸上不悦,正吃饭讨论开心的事呢,外面有人喊不好。

王德立刻出去将来人拦住,来人将军报递给王德。

在王德冷漠的注视下,跑来的宦官冷汗直流在外面跪着。

将军报递给朱元璋,王德在一旁站着。

看到军报上写朱樉被十万大军围困,朱元璋顿时感觉呼吸不畅,差点栽倒。

身后的王德立刻扶着朱元璋重新坐好,朱标看了一眼军报,顿时怒不可遏。

“父皇,徐叔已经发兵救援了,想必二弟不会有事的,你就放心吧。”朱标强忍着怒火劝慰着朱元璋。

“狗鞑子,言而无信,标儿,调集大军,覆灭他们。”朱元璋咬牙切齿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将话说出来,朱标也注意到了自家老爹的急切,连忙行了一礼,出去准备调兵事宜。

应天的一座宅院内,一人将手中的纸条点燃,嘴上呢喃“秦王,这一次我看你怎么逃的出来。”

次日,奉天殿朝会

“诸位,北平八百里加急,秦王被十万大军围困草原,徐达发兵十三万,前往救援,此番北元借和谈之机,想要重新回到漠南,你们怎么看。”

朱元璋在龙椅上将昨晚的军报说了出来,询问地下大臣的意见。

听到这话一众大臣思考思考着自己要做什么。

“启禀陛下,臣弹劾徐达,擅自出兵,无视朝廷。”总有脑子不开窍的御史言官出来唱反调。

听到这话一众武将纷纷想要上前揍这个言官,却被台上的朱标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朱标呵呵笑着问到“那,你以为该如何啊?”

言官道“太子殿下,臣以为,应该派遣御史,前往北地,解除徐达兵权,押送回京待审。”

“那,边关战事怎么办?”朱标继续问到

“那自然由朝廷任命将领,前往接替”那名言官答道。

“哦,秦王被困草原,你这样做耽误时间就不怕秦王陨落吗?”朱标淡淡的质问却让那名言官顿时汗流浃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