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靖康沉思录》最新章节。
虽然还是节度副使,但转正似乎不远。
但萧太后不讲武德,派时立爱来兼任平州节度使。
张觉受不了?开始闹矛盾。
好在处于乱世,萧太后的北辽快速败亡,金国统治开始。
完颜阿骨打还有辽天祚皇帝这个残余没铲除,所以对平州的班子并没有大动,只是将时立爱暂时调离。
将平州改名为南京,类似于将平州从地级市上升为省会城市。
派刘彦宗等人代表金国跟平州班子进行任前谈话,大体的意思是平州班子要感恩惜福,金国对待张觉等投靠者已经非常不错了。不要心存邪念,已经有人提及平州可能会有叛乱,希望好自为之,不要去安就危,让平州陷入绝境(《金史》:“上遣使刘彦宗及斜钵谕之,诏曰:‘平山一郡今为南京,节度使今为留守。恩亦厚矣。或言汝等阴有异图,何为当此农时辄相扇动,非去危就安之计也。其谕朕意’”)。
1123年,宣和五年,4月,宋金达成协议,燕京及周边六州正式归还北宋。
此时的金虽然立国,在军事上也是节节胜利,但支撑战争是需要经济基础的。
金本来就是一个游牧民族,没有完善的农业、工业和商业基础。
因此,金每占领一个地方,就会将这里的老百姓迁徙到金国的首都沈州(现辽宁沈阳),以此来增加人口,发展经济(《金史》:“太祖每收城邑,往往徙其民以实京师”)。
燕京也是这样。
在归还北宋前,金强迫燕京的老百姓举家搬迁。
燕京的普通老百姓倒没什么,到哪里都能生存。
达官贵人们就不乐意了。
在经过平州时,他们找到张觉,指责辽宰相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等人投降金国的行为,导致现在燕京的老百姓流离失所,纷纷怂恿张觉搞独立(《宋史纪事本末》:“至是,金驱辽宰相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同燕京大家富民,俱东徙。燕民流离道路,不胜其苦,过平州,遂入城言于瑴曰:‘左企弓不能守燕,致吾民流离至此。公今临巨镇,握强兵,尽忠于辽,使我复归乡土,人心亦惟公是望’”)。
张觉以前就是靠着这些地方达官贵人们的支持才平定了乡兵叛乱,才有底气和时立爱搞对抗,才有了平州一把手的地位。
所以对这些地方达官贵人的话不能不重视。
但毕竟是叛乱,张觉心里还是没底,他想听听手下的意见。
没想到在闭门会议时,手下的将领们纷纷支持,理由也很有说服力:“一是听说天祚皇帝兵势复振,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二是实在不行,可以投靠北宋,有了北宋的撑腰,金国对平州也没有办法。”
当然,还有些话这些将领场面上没讲,一个是地方达官贵人们早已通过钱色将其收买;二是他们也怕将来和燕京一样,被迁去沈州,背井离乡毕竟谁也不乐意。
有了手下的支持张觉底气又多了点,但叛乱毕竟事情太大,迈出了第一步就没有回头路了,保险起见,张觉觉得要听听智囊的意见。
这个智囊就是李安碧,原名李石,北辽翰林学士。
李安碧本来被金兵抓住了,后来是张觉出面要了回来,一起回来的还有高党,原名高履,北辽三司使。
这两个人对张觉搞独立的事情十分支持。因为他们在金国没有得到金的礼遇,心中十分不满。
在看到手下、谋士都支持,张觉下定了决心,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