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山河长生》最新章节。
秋叶丹道:“那你小子说咱们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就眼睁睁看着他俞大猷受审等死吧?”
俞长生沉思良久皱眉道:“姐姐,要不然你还是先回家去吧,这一次的事情实在太过凶险复杂,不是光靠武力就能够解决的,我只怕再把你也牵扯进去。”
秋叶丹道:“这叫什么屁话!姑奶奶岂是那种贪生怕死不管朋友的人,你以为我和那胆小怕事的徐渭却是一路货色吗?”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道:“他说得不错,你是该先离开避一避了。”
两人一惊,只见说话的竟是徐渭,不知何时他已经悄然进来了。
徐渭冷冷道:“人后咂舌,君子不为。”
秋叶丹喜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还不是你徐大军师假装走得远了,我这才咂舌抱怨。”
俞长生也大喜道:“军师,你果然没走,我就知道你必有妙计!日间你可是在示敌以弱、假意离开蒙蔽旁人!?”
徐渭道:“你想得太多了,我既没有什么锦囊妙计、也并非是假意离开。
如今局势我在明、人在暗,现在众人皆已被严党和汪直算计控制,我若继续留在胡都堂幕府,下一个他们要对付的就必然是我,我当然要先明哲保身。
况且现在连胡都堂都被禁足夺权,我手无权柄即便是留下又能如何呢?唯有尽快离开方为上策。”
随即徐渭转向秋叶丹道:“你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他们没有动你、只是因为涉及到秋家和沐王府,汪直和严党一时找不合适的理由。
可你若继续搅和进去反而是上了人家的套,到时候都不用别人给你设陷阱,光是你牵连救援钦犯这一条,你们整个秋家就吃不了兜着走,沐王府也庇护不了你们。
你现在最正确的做法就是不要插手、尽快离开这场漩涡,以免遭受池鱼之殃。”
俞长生和秋叶丹都问道:“那难道我们如今除了逃躲,就再没有别的好办法了吗,军师你可再想一想啊!”
徐渭道:“不是所有情况都能用智谋妙计完美化解的,你把我、把智计手段都想得太神乎其神了。若是双方实力相差过于悬殊,任凭什么样的妙计也是无能为力。
而且便是我有什么妙计,可现在但凡我有些许动作都一定会被对方无限放大、及时扼杀化解,有计也不可施。
如今明面上俞大猷就是杀了朝廷钦差、杀了严嵩的义子、贻误了两广的战事造成恶果。严党和汪直本就视若俞大猷为仇雠,他们抱成一团用符合章程的朝廷律法和所谓大义杀人,如此手段近似阳谋、这困境便难以破解。
此番戚继光没有被牵连问罪就已经实属不易了,我料想应是背后有什么人护了他,若是再想救俞大猷实在难如登天。”
俞长生道:“难道真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徐渭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你自己。
你可知道汪直上次失败最大的疏漏却是什么吗,那就是你!
一直以来汪直都只把胡都堂、俞大猷、戚继光和我当作是最大威胁,但从来都不把你放在眼里。
因你武学天资不够又无官职,几次三番还被人利用做局,是以你从未引起汪直的重视。
他的每一次计划虽然都和你有所牵扯,可却没有一次是冲着你本人来的。
正是因为他没有想到你居然有胆量诛杀赵文华,所以才导致他上一次的计划满盘失败。
而这一次他依然没有把你放在眼里,汪直始终认为你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便理所当然的没有在你身上花心思用手段。
汪直尚且如此轻视于你,就更不用说严嵩和严世蕃他们了。我甚至怀疑严党知不知道你这个人的存在,便是知道、最多也就是知晓俞大猷有个弟子在军中而已。
现在我明面上虽退去,但一举一动也一定会被各方势力所紧紧盯着,敌人必然会认为我是在筹谋什么办法反击。
而在我把所有注意力都吸引走后,你却正是可以趁机游离在各方势力中周旋、寻找机会。”
俞长生闻言豁然开朗,继续问道:“那我该如何做呢?”
徐渭道:“接下来我要走得很远不能留在你身边,但局势瞬息万变、所以我也无法告诉你具体该怎么做,但有一点你要记住,要把无理变为有理,要用大义对付大义。”
俞长生点头谨记,徐渭再道:“我得走了,之后我会在各地故意现身留下踪迹来迷惑严党和汪直,但怎么反击还是要靠你自己想。
倘若你真的找不到任何机会,就离开军中保命为上吧。”
说罢徐渭便赶紧离去了,一旦他今日与俞长生私下会面一事被人发现,那么他方才所说的也就全都没有意义了。
此间又只剩下俞长生和秋叶丹两人,秋叶丹道:“徐军师让我离开,你说我要不要回家求我父亲,请云南的沐王府为俞大猷求情呢?”
俞长生道:“不可,便如军师所说,咱们这些人中有官职背景的此刻一定被严党盯得死死的!很可能他们已经设好了陷阱就等着你往里钻,不能再牵连更多人进来。
但姐姐说得也有道理,找人求情也许可以,关键是要找谁呢……”
俞长生心中一时不得决断,秋叶丹也不愿意就此离开,俞长生便以请秋叶丹保护戚继光为名,让她暂时不要再管这件事。
秋叶丹明白戚继光如今只是被暂时夺权禁足,这样的结果一定不是倭寇所满意的。内乱则生外患,徐海等人若是趁军中空虚派人暗杀戚继光这也是极有可能的,秋叶丹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之后几天俞长生终日苦思也想不出办法,在这期间刘显、陈璘等人皆被革职拘禁,包括长字营在内的全体戚家军也都远赴江西,胡宗宪戚继光闭门禁足,俞长生完全变成了孤身一人。
而这时朝廷也终于关于俞大猷一案再次下达了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