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威四海

第774章 料敌如神(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威四海》最新章节。

希望他不要像战国时期赵括那样,再说刘章又不是白起。

“大王,小儿能力浅薄。若是大王信得过,就让他率军抵抗汉军入侵。”

王柏虽然不想让儿子跟刘章做手,可是王命难违。

这也是卫右渠对王家的试探,若是拒绝任命。

卫右渠就有理由将王家享有的一切待遇剥夺,牺牲一个人,保全整个王家很值得。

“你回去跟他说一下,三后率领五人前往白同城外。”

“臣遵旨。”

王柏只能遵从,若是将王括失败了,卫右渠也不会过重责怪。

与此同时,刘章率领汉军返回了白同城,同时派人通知李陵返回城内。

对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做了调整,不能继续驻扎在木寨里。

卫右渠肯定会派数万大军过来,继续留在原地,就会被对方消灭。

“你派人通知我返回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陵有些不解,如果只是攻打土城,也不需要把所有汉军撤回白同城。

“卫右渠可能会派大军过来,撤入城内是最安全的,白同城不能丢。”

如果这座城被攻破,刘章他们只能向北退。

卫氏朝鲜军可以乘胜追击,一退再退,就会退到汉朝境内。

否则,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白同城不高不坚固。

这并不是刘章派仿真人机器人和无人机侦察到的,而是分析出来的。

这边的卫氏朝鲜军屡屡失败,卫右渠肯定会派一个能力出众的武将率军过来支援。

“短时间内,我们得不到支援,只能坚守白同城。”

至于投降的卫氏朝鲜军,暂时不打算用他们。

以免他们在双方交战的时候倒戈相向,对汉军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敌军到来之前,要将城墙加高加固。”

卫伉觉得能做的只有这个了,汉军战斗意志高昂,不会有人临阵逃跑。

卫右渠肯定会派兵来增援的,也会决心拿下白同城。

“白同城是要加高加固,这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敌军最慢需要十天才能到,最快的话五六天。”

这段时间加高加固城墙,肯定显得仓促。

“自从占领白同城,我就组织城内百姓加高加固城墙了,我觉得还有必要继续加高加固。”

卫伉考虑到会遭到大规模敌军攻城,早就做好了准备。

绝对保证万无一失,再说这段时间极为寒冷,更不利于攻城战。

这段时间刘章都没有下令攻打土城,就是想跟对方耗着。

“土城内还有一万多敌军,来支援的敌军最少三万,最多五万。”

到那时候,为是朝鲜军就比汉军人数多了。

“我们这边有两万人,敌军要攻下白同城,至少需要比我们多三倍人数。”

攻城是很难的,除非有数量众多,而且破坏力惊人的攻城器械。

卫氏朝鲜未必有,他们更需要数倍于守城军的人数。

刘章他们并不紧张,反而有点兴奋,来更多的敌人。

就意味更多的军功,周边的汉军听说会有好几万敌军来。

他们忍不住无声地笑,正愁没有军功可拿。

守城比攻城容易一点,更容易杀敌拿军功。

“最近一段时间加强警备,防止敌军偷袭。”

越是临近大战,越是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关于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大明已成历史,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附身到流亡吕宋的亡明皇孙朱和埸身上。最初,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朱和埸迷茫而丧气。然后……“帝国崛起系统已上线……“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全面强化!“恭喜宿主获得大明神机营官兵500人!全员配备米尼步枪。“恭喜宿主获得米尼步枪全套制造图纸。……在从系统获取高尖端武器的同时,朱和埸开展工业革命,大力发展军事科技,
咸鱼太暴躁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简介: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动漫女主小智的旅行结束,给我们留下无数遗憾少年意外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成为小智。他以神奇宝贝大师为目标横扫各大联盟,结识各地区女主,留下一场无憾之旅。
无聊的青铜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