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驾到:华妃重生

第185章 端妃有孕(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娘娘驾到:华妃重生》最新章节。

上次的事情一过,德太后身子越发不济,她的饮食已经再三小心了,还是找不到原因。

年世兰趁机将德太后赐给她的两个宫女打发了,只说那二人做事不称心。至于她们的下场,那不是年世兰关心的事。

十一月初七,年世兰早起给乌拉那拉氏请安,却没有见到端妃,她是日日不曾缺席的。

吉祥走了来,跪在景仁宫殿中,给乌拉那拉氏磕了头。

“启禀皇后娘娘,端妃娘娘自昨日夜里就发热,但是端妃娘娘说夜里召太医不便,直到早上才遣奴才去请了太医,又遣奴婢来报知皇后娘娘,今日就不能来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乌拉那拉氏流露出关切的神色,焦急道。

“你们主子昨日夜里发热,就该来禀了本宫,没得耽搁了。”

吉祥跪在地上,恭敬道。

“回禀皇后娘娘,端妃娘娘说,夜里不好惊动您,除了发热,也没什么别的症状。”

乌拉那拉氏伸手,由剪秋扶着起来。

“既如此,本宫便去看看端妃。华妃,同去吗?”

年世兰也由颂芝扶着起来,道。

“皇后娘娘都去,臣妾自然是要去的。循着皇后娘娘的例子做事,总是没错的。”

敬贵人等人也自然而然的跟上,一行人随着皇后到了延庆殿。

正逢伏太医给端妃把了脉,在开药方子。

伏太医见着乌拉那拉氏,忙跪拜行礼。

“微臣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吉祥。”

乌拉那拉氏对待太医一向和善,面上挂了淡淡的笑。

“伏太医请起。本宫一听说端妃病着,立马赶了过来。不知太医诊过,端妃是何病症?怎的莫名发热了呢?”

“回禀皇后娘娘,端妃娘娘大喜。端妃娘娘发热,乃是因孕而生。但是端妃娘娘现在有孕不足两月,身子虚,是会有发热的症状的,微臣已经开了方子,只要端妃娘娘按方调养,可保无虞。”

太医此言一出,乌拉那拉氏瞬间换做了惊喜神色。

“哦?太医所说是真的吗?端妃真的有孕了?本宫要立刻派人去禀报皇上才是!”

“回禀娘娘,千真万确。微臣从医良久,从无误诊。微臣也仔细问了端妃娘娘,娘娘道不思饮食也有几日了,脉象也是喜脉没错。”

伏太医拱手恭敬回了乌拉那拉氏,便让在一旁。

乌拉那拉氏喜不自胜,快步走到端妃寝殿,端妃在听太监通传皇后驾到的时候,已经被人搀扶着半坐了起来,看乌拉那拉氏进来,端妃作势要下床请安。

乌拉那拉氏止住了端妃的动作,笑着道。

“本宫原以为你是受凉了生病,不想竟是这样大的喜事。本宫已经差人去禀报皇上了,想来皇上下朝之后就会过来。端妃妹妹,你可真是好福气。”

年世兰听到端妃有孕的时候,蓦地又想起上一世的事。自己五个月的身孕,因着端妃送来的一碗保胎药就落了胎,还是个已经成型的男胎。

年世兰悄悄攥紧了手中的帕子,维持着面上的笑意。

“是啊,端妃有孕是大喜事,只是皇后娘娘又有得忙了。”

乌拉那拉氏回身看着年世兰,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又对着端妃关切道。

“你也是个大意的,月事不来的时候就该请太医瞧瞧的。即便不是有孕,万一是身子不调,也能早点开方调理。”

端妃垂了眸子,低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