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李白笑着上前还礼:“哎呦……果然是杜国丈,何时回京的?”
杜希望笑着道:“昨晚戌时进的城门。”
在李瑛出征北庭的时候,李白作为幕僚随行,与担任北庭都护司马的杜希望有过一段时间的交集,一直共事到秋天平定突厥,因此算得上熟悉。
李白笑道:“一别四年,昔日的杜司马现在成了兵部尚书,真是沧海桑田啊!”
杜希望拍拍李白的肩膀:“太白先生更是了不起啊,从一介诗人混成了御史大夫,堪称天下文人的楷模。”
李白自嘲的笑笑:“陛下抬爱罢了,我这人没有城府,口无遮拦,换个皇帝我可能已经被发配边疆了。”
两人并肩穿过承天门,一起走向太极殿。
就在这时,李白看到了前面一个熟悉的人影,当即大喊一声:“喂……崔大夫,慢点走!”
一个穿着绯袍,年约五旬的文官停下了脚步,扭头笑道:“李大夫是喊下官吗?”
说话之间,李白就与杜希望来到了这名文官跟前,李白介绍道:“我猜两位不认识吧?”
杜希望摇头:“面生。”
崔文焕望着杜希望身上的紫色官袍,却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这位莫非是杜公?”
杜希望作为最早的从龙之臣,一直是独立军团的主帅,在转任兵部尚书之前,累功被册封为镇军大将军,先加太康县公,后升陇西郡公,因此崔文焕才尊称为“杜公”。
杜希望叉手道:“在下正是杜希望,敢问阁下?”
李白“哈哈”笑道:“这位是崔贤妃的父亲崔文焕,谏议大夫,正四品。”
崔文焕闻言心里颇为不得劲。
你介绍我的官职就介绍吧,还他娘的强调我是四品,人家杜希望又不是不知道,就你话多,你这是奚落人是吧?
心里虽然不爽,但崔文焕也不好意思表现出来,急忙赔笑道:“下官崔文焕,这厢有礼了!”
杜希望急忙还礼:“原来是崔兄,久仰大名,早就想要拜会,只可惜一直在外地任职,无缘与兄台相见,今日总算相识!”
李白在旁边打趣道:“我猜两位国丈就不认识,要我说啊,崔国丈你可要加把劲了……”
“呵呵……李大夫此话怎讲?”
崔文焕讪笑着问道。
李白一本正经的对崔文焕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杜国丈担任泗水县令的时候崔国丈应该在京兆府岐山县做县令吧?
现在人家杜国丈都做上兵部尚书,晋爵陇西郡公了,崔国丈还只是个谏议大夫,你当然要加把劲!”
崔文焕闻言面色涨红,讪笑道:“杜公劳苦功高,为国南征北战,功劳赫赫,岂是下官一介儒生能够攀比的。”
杜希望微笑着谦虚:“崔兄谬赞了,在下只是承蒙陛下器重,委以重任罢了,说起来也没有太显赫的功劳。”
李白颔首:“真要说起来,杜国丈似乎也没有太显赫的功劳……”
杜希望闻言脸色顿时绿了。
这家伙思维这么跳脱的吗?
崔文焕心中暗笑,这酒蒙子真是三句话就把天聊死,他能爬上御史大夫的高位就是个奇迹!
李白也察觉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妥,马上往回圆:“下官指的是没有像王忠嗣那种跨海偷袭幽州,没有郭子仪强攻济南城全歼蔡希德,像李光弼那种反客为主,直捣高原的赫赫战功……
“呵呵……是、是。”
杜希望只能干笑,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驳。
实事求是的说,自己虽然打了四年的仗,但确实没有一场战役能跟李白说的这几场相比。
如果硬要说自己功劳最大的一场,应该就是奇袭扬州城,但那一战的主谋是申王李祎,自己只能算是副帅。
崔文焕想笑几声又不敢,只能硬憋着,几乎就要憋出内伤来。
李白发现自己不解释还好,越解释越糟糕,急中生智道:“杜公不要误会,我也不是说你不如王忠嗣、郭子仪他们……
下官的意思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就像开国的卫国公(李靖)那样,戎马一生,也没有过于显赫的功劳,但谁敢小瞧卫公的用兵才能?”
听了李白的这句解释,杜希望的不悦方才散去,哂笑一声:“杜某何德何能,敢望卫公之项背?时候不早了,咱们走快一些吧!”
不等李白换个话题,杜希望便加快了脚步。
望着杜希望脚步匆匆的样子,李白心中暗自腹诽。
我都把你拿来和李药师相提并论了,难道杜国丈你还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