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973章 假传圣旨(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天刚拂晓,东方的朝霞很快让宫灯失去了颜色。

一帮身穿青色衣服的小太监正在将燃烧了一夜的宫灯逐个熄灭,看到大步疾行的诸葛恭纷纷弯腰施礼。

“见过诸葛知事!”

“诸葛知事早啊!”

诸葛恭大步流星,只是轻微的敷衍一声。

“嗯,嗯……”

不消片刻功夫,诸葛恭就来到了两仪殿。

虽然皇帝昨夜不在此处过夜,但依旧有十余名宦官在殿前当值。

在熬了一夜之后,大部分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之色,时不时的打一声呵欠。

作为三大内的头号宦官,诸葛恭每天清晨都会来到皇帝身边,侍奉皇帝洗漱更衣,因此可以随意出入两仪殿。

只不过,他今天却比往常早来了半个多时辰。

“见过诸葛知事!”

在门外当值的小太监看到诸葛恭到来,急忙各自抖擞精神,俯首施礼。

“嗯!”

诸葛恭敷衍一声,面无表情的走进殿内。

由于圣人昨天采选,所以礼部建议休沐三天,相当于皇帝娶媳妇,满朝文武放假,君臣皆大欢喜。

李瑛自然准奏。

故此,诸葛恭知道圣人在巳时(早晨9点)之前应该不会返回两仪殿,毕竟春宵一刻值千金。

诸葛恭快步来到御书房,拿起笔墨写了一封赦免李琦的圣谕,然后加盖了玉玺。

随后,他又把自己昨夜写的书信郑重的放在了御案之上,用玉玺压住,这样圣人回来后会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遗书。

晾干了墨迹之后,诸葛恭立即将圣谕卷在手中,快步走出两仪殿,吩咐在门前值班的小太监给自己备车。

两仪殿作为皇帝办公所在,大殿一侧常备两到三辆马车以及马匹,以备不时之需。

“好嘞!”

一名机灵的小太监立刻屁颠屁颠的去备车,并挥鞭驾驭,载着诸葛恭出了承天门。

“去天牢!”

诸葛恭坐在马车中一路指挥。

小太监一路扬鞭,马车很快抵达了毗邻大理寺的天牢。

天牢位于皇城之中,只关押皇帝钦点的重犯,但并不属于大理寺管辖,而是由内侍省直接管理。

马车在天牢门前停下,诸葛恭纵身跃下车辕,吩咐看门的狱卒道:“开门!”

“哎呀……原来是诸葛知事亲至!”

看到内侍省的老大亲自到来,狱卒吓了一大跳,急忙打开狱门放诸葛恭进入天牢,并慌慌张张的去禀报狱丞。

听说诸葛恭来了,正在睡觉的狱丞顿时吓得一激灵,急忙带着十几个狱卒前来拜见。

诸葛恭手持圣旨,一脸严肃的问道:“逆贼李琦关押在何处?”

“在这里,在这里!”

狱丞急忙前面带路,领着诸葛恭很快找到了关押李琦的牢房。

作为大唐帝国最高级别的监狱,一般人根本没有资格被关押在这里,整个牢内也只有五六人,除了李琦之外还有张宝善、牛仙童,以及另外两个犯了大罪的四品官员。

“李琦醒醒,有圣旨到!”

狱丞掏出钥匙将门打开,一阵锁链的“咣当”声,将天牢内的所有囚犯全部吵醒。

躺在木板床上的李琦打着呵欠坐了起来,揉搓着惺忪的睡眼道:“怎么,李瑛这个逆贼要送朕上路了吗?”

诸葛恭钻进牢房,面无表情的展开手里的圣旨。

“敕谕:原太子李琦听信其母武氏教唆,僭越称帝,挑起兵戈,致使十余万大唐将士战死沙场,实属罪该万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