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774章 做皇帝真难(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颜杲卿面色严峻的道:“以臣之见,应暂时停止招募新兵。兵在精而不在多,我们大唐目前拥兵一百二十万,在数量上已经足够了。”

“言之有理!”

李瑛颔首同意了颜杲卿这个建议,命令兵部暂时停止在全国各地招募新兵的工作。

在场之人除了兵部尚书李泌、侍中颜杲卿之外,还有中书令张九龄、户部尚书裴宽、少府监刘君雅,以及两个户部侍郎、两个少府少监。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设法缓解目前的钱粮问题,所以在场的户部官员比较多。

李瑛起身踱步:“朕先想个办法抛砖引玉,诸位爱卿看看行不行?”

众人纷纷道:“臣等洗耳恭听。”

李瑛道:“目前朝廷缺铜,不能大规模铸造铜钱,因此朕认为应该制造纸币,用以取代铜币。”

“纸币?”

在场众人俱都惊讶不已,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圣人的脑子真是天马行空,推行纸币是怎么想出来的?

随即李瑛又把自己的计划详细道来。

大致意思就是由户部与少府监联合制作一套精美的纸币,面值分别为五文、十文、一百文、五百文等四种。

要知道,一贯钱的重量高达六斤六两,买一匹上等良马需要支出十贯,买主就要扛着六七十斤的麻袋去交易。

虽然这个年代金饼与银铤也已经在市场上流通,但由于原材料稀缺,国库很少发行,大部分都是由地下钱庄铸造,常常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所以市场上主要还是以铜板作为流通货币。

少府监刘君雅听完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圣人这个计划果然别出心裁,但就怕老百姓不认,无法在市场上流通。”

李瑛对此深表赞成,因为在宋朝时期发行最早的纸币“交子”就没有流通起来,最后逐渐被废弃。

甚至到了明朝时期,纸币也没能完全取代金银铜钱。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都没有多少文化,相比之下,肯定是沉甸甸的铜板拿在手里才能让他们感到踏实。

对此,李瑛已经提前想好了对策,当下娓娓道来:“朕有以下三个办法在全国推行纸币。

其一,给全国官员发放的俸钱采用纸币与铜钱相结合,一半铜钱、一半纸币,鼓励官员积极使用纸币消费。

其二,要求全国的盐商向各地官府采购食盐的时候,必须使用纸币购买,若使用铜钱或者金银采购,那就增加百分之十的税金。

其三,如果百姓使用纸币缴纳赋税,就给其减免一成的税金。

将这三条制度严格执行下去,朕相信一定能够把纸币逐步推广开来。”

唐朝的造纸术已经相当发达,造纸所需要的原料远远低于制造铜钱,如果能够把纸币推广开来,定然可以大幅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

听完皇帝的计划,在场众人不敢贸然支持,但也不敢盲目反对。

毕竟谁也不敢断言这个计划能够成功,也不敢妄言就会失败,最终的结果还是要靠现实说话。

户部侍郎王缙出列禀奏道:“何不给全国的官兵发放纸币,如此一来,军饷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