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767章 东宫学堂(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长安,东宫。

晨光穿透九重飞檐,在琉璃瓦上折射出碎金般的光斑。

崇文殿内,二十多个少男少女正在摇头晃脑的跟随孟浩然诵读《论语》。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六岁的蜀王李备偷偷把蝈蝈笼塞进书匣,里面那只“碧玉将军”振翅的声响,竟与殿外教坊隐隐传来的羯鼓声暗合。

在这里参加学习的不仅只有李瑛的儿女,还有他的侄子、侄女,包括李亨、李琰、李瑶等人的儿子,甚至还有李琮、李琚的儿子。

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李瑛特地把东宫里的崇文殿当做学堂,供自己的子侄学习各种知识,大概为——礼、乐、射、御、书、数。

在这里授课的除了担任太子左庶子的杜甫之外,还有孟浩然、李颀、祖咏等诗人,音乐巨匠李龟年,还有几个着名的乐师、神箭手也会抽时间来给王子们上课。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则是诗仙李太白,他不仅名气大,而且教授的内容也是不拘一格。

诗仙不仅仅教孩子们作诗,还教孩子们舞剑,甚至教孩子们研究酒的种类,总能惹得满堂哄笑,其乐融融。

在这些王子之中,年龄最长的是李亨的长子李俶,今年已经十五岁,已是到了娶妻的年龄,并于今年正月改名李豫。

除了李豫之外,就属太子李俨年龄最大,今年十三岁。

孟浩然在讲了半个时辰的课之后,收起书本宣布下课。

“上午就到这里了,诸位皇子、王子稍后用膳、午休,下午南霁云将军会来给你们讲兵法。”

六岁的蜀王李备举手:“请问为什么不是太白先生来讲课?”

孟浩然笑道:“太白先生被任命为关陇巡抚,准备出巡关内、陇右,怕是三四个月才能返京。”

“啊……怎么会这样啊,太白先生不在了,我们还上什么课?”

孟浩然的话顿时引起了一阵吐槽,有的孩子甚至哭出声来。

“离吃饭还有半个时辰,我们去后院转转可好?”

等孟浩然离开之后,李豫邀请李俨去后花园散步。

“好!”

李俨欣然应约,与比自己高半头李豫并肩走向后花园。

李备跟在后面吆喝了一句:“两个媳妇迷,又去谈论媳妇啊?不害臊!”

“五郎一边去,小孩子家懂什么?”

李豫瞪了李备一眼,挥手驱赶。

东宫位于太极宫的东面,拥有独立的宫门与院墙,宫内有三百多太监与宫女在此当值。

在李隆基继位之前,东宫是太子的专属宫殿,在这里拥有一套完整的班子,被朝野间戏称为“小朝廷”。

但在开元二十一年,李隆基结束了这种局面,把二十岁出头的太子李瑛逐出东宫,撵到十王府定居,从此东宫就闲置了起来。

虽然现在更换了皇帝,但李俨不过十三岁的年龄,所以李瑛还没有让他入主东宫。

为了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李瑛特地把崇文殿拿出来当学堂,派遣名师大儒前来为子女们授课,并邀请兄弟们把孩子送来一起学习。

虽然各位亲王也能聘的起老师,但肯定无法与东宫提供的教育力量相比,于是各位亲王争相把孩子送进东宫学习,上到十五岁的李豫,下到五六岁的稚童。

东宫后苑蒸腾着暑气,到处姹紫嫣红,池塘里荷叶青青,有蜻蜓来回飞舞。

李豫拽着李俨穿过垂丝海棠织就的锦绣长廊。

十三岁的太子身形已显颀长,玄色襕衫领口微敞,露出半截明黄云纹护甲。

“太子可曾向陛下提起三娘的事情?”

扭头看看四下无人,李豫压低声音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