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最新章节。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又取出另一卷文书:“这是李严从永安送来的急报,孙权遣使求和,愿将其妹送回,并归还荆州三郡。”
刘备拿起文书,上面的字迹工整秀丽,显然出自孙权麾下着名的文士张昭之手。他冷笑一声,将文书揉成一团扔进火盆。火苗舔舐着绢帛,很快化为灰烬。
“孙权杀我二弟,夺我荆州,岂是送回一个女人、归还三郡就能了结的?” 刘备声音发颤,“但孔明你说得对,现在还不是时候。”
诸葛亮看着火盆里的灰烬,忽然想起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那时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他与周瑜在帐中饮酒,周瑜说 “既生瑜何生亮”,他笑答 “天下未定,何分瑜亮”。如今物是人非,周瑜早已作古,荆州却成了孙刘反目的导火索。
“主公打算如何处置南中?”
“明日召马超、赵云议事。” 刘备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驿站外的剑阁雄关,“当年我与曹操煮酒论英雄,他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如今他退守北方,我若连南中都安定不了,何谈兴复汉室?”
三日后,成都的百姓夹道欢迎大军归来。街道两旁的酒肆茶馆里,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阳平关大捷,听客们拍着桌子叫好,没人注意到刘备车驾里那抹凝重的神色。
回到丞相府的当晚,刘备屏退左右,独自在书房待到深夜。墙上挂着的《蜀地舆图》上,荆州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又圈。他想起建安十六年入蜀时,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身亡,那时他抱着庞统的尸体,发誓要为他报仇。如今庞统的仇报了,二哥的仇却还悬着。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三更天了。刘备取下墙上的双股剑,这对宝剑还是他年轻时在涿郡打造的,剑鞘上的龙纹已被摩挲得发亮。他拔剑出鞘,寒光映得满室生辉,剑刃上还留着当年讨伐黄巾时的缺口。
“二哥,再等等。”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书房低语,“待我安定了蜀地,定亲率大军,踏平江东。”
次日早朝,刘备宣布了三项决定:其一,擢升魏延为镇北将军,镇守汉中;其二,命马超率部返回南中,平定部族叛乱;其三,由诸葛亮主持修建都江堰新渠,以解成都平原灌溉之困。
百官散去后,诸葛亮留下了赵云。
“子龙,主公近日心绪不宁,你多留意些。” 诸葛亮递给他一叠卷宗,“这是陈到从白毦兵中挑选的护卫,你亲自训练。”
赵云接过卷宗,看到最上面写着 “解烦营” 三个字。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这支精锐是为防备主公冲动行事而设。“军师放心,云省得。”
接下来的半年里,成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都江堰新渠建成那天,刘备亲自前往剪彩,看着清澈的岷江水顺着新渠流入稻田,农人欢呼雀跃的样子,让他暂时忘却了仇恨。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秋分时,马超从南中送来捷报,说已平定益州郡叛乱,但同时也带来个坏消息 —— 牂牁郡太守朱褒暗通孙权,囤积粮草。
刘备在书房里踱步,双股剑被他拔出又入鞘,反复数次。诸葛亮坐在一旁,慢悠悠地摇着羽扇,仿佛没看到主公的焦躁。
“孔明,你倒是说句话啊!” 刘备终于忍不住了。
诸葛亮放下羽扇,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关羽将军的旧部廖化从荆州逃回来时,托人带给主公的。”
信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的。廖化在信中说,孙权杀关羽后,将其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王侯之礼厚葬。而荆州百姓听闻关羽死讯,哭声震野,不少人自发组织起来,准备反抗东吴统治。
刘备看完信,猛地将其拍在案上:“曹操老贼,竟敢如此羞辱我二弟!”
“主公息怒。” 诸葛亮道,“曹操此举,看似厚葬关将军,实则是想嫁祸孙权,让主公与孙权拼个两败俱伤。”
刘备冷静下来,是啊,曹操向来狡诈。他想起当年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手段,就知道这位老对手有多深的心机。
“那依你之见?”
“先取朱褒,再图荆州。” 诸葛亮走到地图前,手指从牂牁郡划到荆州,“朱褒兵力薄弱,主公可命李严从永安出兵,一举将其拿下。然后以荆州百姓思汉为由,遣使劝降江陵守将糜芳 —— 他本是主公旧部,当年降吴也是无奈之举。”
刘备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上的秭归。那里是当年他迎娶孙权之妹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吴蜀边境的重镇。“若糜芳不降呢?”
“那就只好兵戎相见了。” 诸葛亮语气沉重,“但主公切记,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曹操,不可与孙权拼得太凶。”
十月,李严果然不负所望,率军突袭牂牁郡,斩杀朱褒。消息传到成都,刘备在庆功宴上多喝了几杯,回到后宅时,看到甘夫人正对着一尊关羽的牌位焚香。
“主公回来了。” 甘夫人起身行礼,她的鬓边已生出白发,眼角的皱纹也深了些,“今日是二哥的生辰。”
刘备看着牌位上 “汉寿亭侯关羽之位” 几个字,忽然想起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那时他在成都听到捷报,还笑着对众人说:“我二弟天下无敌。”
“夫人,” 刘备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因常年操持家务而有些粗糙,“明年今日,我定要在荆州为二哥设灵堂。”
甘夫人眼中含泪:“主公,二哥在天有灵,定会保佑您旗开得胜。”
转过年来,蜀地风调雨顺,粮草充足。诸葛亮向刘备呈上《出师表》,力主东征孙权。表中写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刘备看着表章,忽然想起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在隆中对他说的话:“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如今那位 “上将” 已魂归九泉,荆州也落入他人之手。但他不能停下脚步,为了二哥的仇,为了大汉的江山,他必须东征。
出征前一夜,刘备去了赵云的军营。月光下,白毦兵正在操练,银枪如林,甲胄似雪。赵云见他来了,连忙下令停止操练。
“子龙,我将成都托付给你和孔明。” 刘备声音平静,“若我……”
“主公吉人天相,定会凯旋归来。” 赵云打断他,单膝跪地,“云愿在此立誓,定保成都无虞,等主公归来。”
刘备扶起他,从怀中取出那枚 “兄弟” 玉佩:“若我有不测,你将这枚玉佩交给阿斗,告诉他,他的二叔是个英雄,他的父亲也不是孬种。”
赵云接过玉佩,紧紧攥在手心,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主公……”
“好了,不说这些了。” 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日卯时,大军准时出发。”
第二天清晨,成都城外的校场上,十万大军整装待发。刘备身着明光铠,手持双股剑,立于高台上。诸葛亮站在他身旁,羽扇轻摇,目光坚定。
“将士们!” 刘备的声音传遍校场,“孙权背信弃义,杀我二弟,夺我荆州。今日,我刘备就要率军东征,为二弟报仇,夺回荆州!”
“报仇!报仇!” 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刘备拔出双股剑,指向东方:“出发!”
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方开去,阳光洒在旗帜上,“汉” 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诸葛亮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队伍,轻轻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场战争注定艰难。但他更知道,主公的决心已定,谁也无法动摇。他能做的,就是守好成都,为东征的大军提供坚实的后盾。
远处的秦岭山脉依旧云雾缭绕,仿佛藏着无数秘密。而阳平关城头那面新的 “汉” 字大旗,此刻正在风中舒展,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未竟的誓言。这个誓言,将由刘备和他的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去实现。
城楼上的风卷着蜀锦袍角,诸葛亮抬手将散落的发丝别回纶巾。指尖触到冰凉的玉簪时,忽然想起建安十三年那个同样有风的夜晚 —— 那时主公还在当阳道上护着百姓奔逃,他则在江夏舟中与周公瑾对弈,棋盘间落子如惊雷,却不知十年后会站在成都城头,目送同一支队伍走向更远的东方。
“相父。” 身后传来内侍轻唤,托盘里的青瓷碗正冒着热气。诸葛亮接过那碗川芎茶,茶沫在水面聚成细碎的云纹,像极了他昨夜推演的军阵图。“马岱将军已率五千精兵出祁山道,按计划会在陈仓与魏延部汇合。” 内侍低声禀报,声音被风撕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