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第483章 东厂,无孔不入!(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李靖派出的文官和士卒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安抚工作!

他们深入民间,走街串巷,与人们亲切交流。

他们耐心倾听百姓们的诉求和疑虑,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解释着唐军的政策与主张。

“诸位,请听我一言。”一位文官站在街头,高声说道,“这些人乃是哈里发的死士,极端分子,他们表面上宣扬宗教,实则包藏祸心,企图颠覆大马士革的安宁!!!”

“我军对古兰教义持开放态度,但他们却得寸进尺,不断制造事端!”

“我军决不会容忍他们的行径,定会严惩不贷!”

锦衣卫们雷霆出击,果然不负众望,抓回了一大批躁动不安的死士。

这批人被五花大绑,押送至皇宫之内,个个面色阴沉,却也难掩眼中的惶恐。

李靖站在宫门之上,俯视着这群被捕获的敌人,心中暗自思量。

他转身对身旁的柴延吩咐道:“柴大人,这些人便交由你来处置。”

“务必严加审讯,他们虽为死士,但或许能从中策反一二,或是问出些有价值的线索。”

柴延应声领命,他神色肃然,带着一队精锐玄武卫,将这群死士羁押下去。

他知道,接下来的审讯工作将是一场硬仗。

但他们定能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

与此同时,韩承也走上前来,与李靖低声商议。

他说道:“大人,此事非同小可,依我之见,应写一封奏疏,将此情况详细奏禀太子殿下。”

“由锦衣卫护送,一个月内便可抵达长安。”

李靖闻言点头,他深知韩承所言极是。

此事关乎国家安危,必须及时上报太子,以便朝廷做出决策。

于是,他亲笔书信,详细写下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和自己的见解。

奏疏写成,他递给了韩承,郑重说道:“韩大人,此奏疏便交由你来安排送达。”

“务必确保安全送达太子殿下手中。”

韩承接过奏疏,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放心,我定会派人将此奏疏安全送达长安。”

说罢,韩承转身离去。

……

长安城,天子脚下,繁华之地。

然而近日,城中却刮起了一股诡异的风向,令人不禁侧目。

务本坊作为官员聚居之地,向来是朝政动态的晴雨表。

如今,这里的官员们频频聚首,秘密议事,引人遐想。

这些官员们,每每借议事之机,设下宴席。

奇怪的是,这些宴席并不奢华,桌上摆设的皆是些家常小菜。

十几名官员围坐一堂,分餐而食,谈论的皆是国事。

然而,他们的谈论内容,却又似乎并无异常,既非结党营私,更无谋逆之举。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

很快,便传到了东厂耳目的耳中。

东厂向来无孔不入,对朝中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此番,他们自然也不会放过务本坊内的这场异动。

消息最终传到了东宫,李承乾的耳中。

李承乾听闻此事,不禁眉头紧锁,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这些官员们究竟在搞什么鬼?”

“秘密议事,却又似乎并无不妥之处,这究竟是何用意?”

他当即召来东厂督主曹正韬,详细询问了此事。

曹正韬将所探得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禀告给了太子。

李承乾听后,沉吟片刻,说道:“此事虽然看似无奇,但其中定有蹊跷。”

“你等需继续密切监视,若有任何异常,务必第一时间报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