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607章 北地傅氏(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最新章节。

战事结束后,论功行赏之时,傅燮功高本应该封侯,但因为曾经上书汉灵帝而得罪了十常侍之一的赵忠。

赵忠从中作梗,诬陷傅燮,汉灵帝还记得傅燮曾经的上书,知道对方乃忠臣。

并没有问罪,但也没有大肆封赏,只是任命其为安定都尉。

没过多久,傅燮因为生病,辞去了安定都尉,回家养病。

病好之后,朝廷征傅燮入朝廷担任议郎一职。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边章、韩遂率领凉州叛乱军寇略三辅地区,朝廷派遣皇甫嵩率领北军督董卓等人前去平乱。

当时的朝廷本就国库空虚,凉州又经常叛乱,导致朝廷不得不派遣重兵前去平乱,随之而来的就是徭役愈发的加重。

司徒崔烈在朝廷会议上提出放弃凉州的建议,汉灵帝于是召集百官讨论放弃凉州的可能性。

司徒崔烈坚持己见,言语之中非常激烈。

傅燮挺身而出,手指崔烈道:“下官认为,只有斩了司徒,天下方可安定。”

百官面面相觑,不知傅燮这是唱的哪出戏!

与崔烈交好的尚书郎杨赞立刻说道:“傅燮在朝廷之上,侮辱重臣,理应治罪!”

汉灵帝素知傅燮忠义,立刻询问道:“为何要斩司徒崔烈?”

傅燮面色威严,郑重的说道:“当年匈奴单于冒顿十分猖狂,完全不尊重大汉王朝与吕后,然而樊哙却说,给他十万之兵,他能扫平匈奴。

樊哙慷慨陈词,并未失去人臣之礼,但是当时匈奴势大,高祖统领三十万之众,尚且被围困于白登山上,樊哙又如何能与高祖相提并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此,季布仍然说‘樊哙误国,可斩之!’

如今凉州为天下的要冲,国家的藩卫。

高祖好不容易才平定海内,使郦商平定陇右地区。

武帝开拓凉州,设立四郡,将凉州收归大汉所有,当时人都认为这样好比斩断匈奴人的右臂。

现在凉州治理混乱,使得一州之内,多次发生叛逆,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大汉的天下。

海内为之骚动,陛下为此寝食难安。

崔威考(崔烈,字威考)位列三公,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化解疑难,却要割弃一方万里疆土,微臣对此感到十分不解。

若我们大汉放弃西北,而让游牧民族得到凉州,则将为患数世。没有强兵猛将,几乎很难再次夺回凉州。

况且失去凉州则关中危险,历代先皇的陵寝皆在关中的长安城,没有凉州作为藩屏,游牧民族的铁蹄可以直逼关中地区。

关中有失则洛阳危险。

如果崔烈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就是愚昧无知,如果他明知而为,那么他就是对大汉不忠!

若是愚昧无知,又如何能坐到三公的位置上?

若是对大汉不忠,那就是奸臣,微臣请斩对方,何错之有?”

汉灵帝认同了傅燮的意见,但也没有处罚崔烈。

经过此事后,朝廷百官都敬重傅燮的敢言敢做,每当公卿职位有空缺时,大家都推举傅燮担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