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最新章节。
【小时候我们看不懂原文,只觉得范进十分荒唐,五十四岁的年纪却是“两袖清风”,街坊嘲笑他,岳父奚落他,好不容易中了举居然还会因为高兴而发了疯。】
【但长大之后再看之时对他却满是钦佩与敬意。】
“这有什么可荒唐的,他最后中举了,成为了举人就是成功啊!”
“对啊,所谓五十少进士,这范进的年龄也不算大,再努努力说不定也能中个进士。”
“可怜我已三十出头,却是连个童生都考不中。”
“那仁兄你确实不适合学习,换条路子吧。”
“唉,士农工商,只要考中进士也算是成为了“士”,有了做官的资格。”
“无非是孩童之时不懂世道艰难,但有所体会时却已是局中人了。”
各朝代,古人们看到范进的经历无不感叹这不就是自己的经历吗,只不过人家范进最后成功中了举,成了举人老爷。
再看看自己,竟无丝毫功名在身,真是凄惨至极啊!
【以明清两朝的科举为例,分别有县试、府考、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前两场考试就是童生、然后剩余考试分别对应秀才、举人、贡生、进士。】
【进士又分三甲,一甲进士及第,就是我们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这就是完整的科举流程,而范进中举对应的就是乡试。】
【不过再此之前范进已经是秀才了,按理来说秀才的地位可不低,见官不跪,免交公粮和赋税,还能免除50-80亩土地的地税,以及本人的徭役和家里免除两丁的徭役。】
【如果是廪生的话每年可领取18至24两银子的廪食银,县试时给人作保也能赚不少钱。】
【更有一些地主老财会将自己的田产放在秀才名下,以此来躲避赋税,最不济的也可以开间私塾或是去当教书先生。】
【所以秀才的地位在民间其实是很高的,绝非影视剧里那副穷酸样。】
【而范进虽然是被周学道可怜才给了一个秀才的名额,但按理来说不该混的这么差,应该是因为他不善于营生不会利用秀才身份换取利益,再加上考了二十多次把家底彻底掏空的原因吧。】
“这就有些蠢了,他考了二十多次才被人可怜给了一个秀才,就该知道自己不善于此道。”
“这时候就该利用秀才的身份去赚些银两补贴家用才对!”
不少已经放弃科举的士子都是这般说道。
这世上能考中该考中的人早就已经定好,尝试几次不中后就该如他们一般认命了。
但转念又想到范进日后真的中举了,他们又感到一阵羡慕嫉妒恨。
这范进明明比他们还要差劲,为何,为何最后就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