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周太祖

第311章 黄岛会议(4)(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大周太祖》最新章节。

“诸位,教育的根本就是为国取士,乃是一国之根本,望诸位切勿轻视懈怠。”刘卓见众人将目光集中在了两院的设立上,所以,继续开口说道。

“侯爷,治安队、两院、以及教育局的成立应该由谁负责?”赵星尘突然起身问道。

“等控制了山东各府后,先在济南府成立以上部门,然后再由济南府派人协助其他州府。”刘卓沉思片刻后,随即说道。

若是由地方主官来筹建各部门,那各部门日后岂不是都要受制于县衙了,这一点地方州县想都不要想。

前世,就是因为地方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财务、人事大权受制地方,所以在某些涉及地方利益的大案要案上,两院的院长都不得不向地方政府低头。

县中的两院一队一局成立之后,县城有哪些官员是有品级的官员呢?

大理院、都察院、吏(官员任免、升降)、户(治安局)、礼(礼典等)、兵(国防)、刑(司法)、工(营造、管理工匠)、教育局的主官是有品级的,再加上知县,一共有十人是有品级的。

明朝廷规定一县之中只有四人有品级,即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薄(正九品)、巡检(从九品),等于刘卓一下子就增加了六个各部门主官,这对于财政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更何况,刘卓还要提高官员的待遇。等日后的蒸汽机研发出来,刘卓还要设立对应的科研部门。

刘卓之所敢如此做,就是因为对大明朝的税收潜力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况且,新建立的国家也没有供养藩王的巨大压力,若是不趁初期就把各种制度定下来,日后再改变就会难上许多。

见众人没有继续询问下去,刘卓也没再对县衙的各部门做过多的解释。

接下来,刘卓提出在各府兴建钱庄,然后再逐步推广至各州县;还提出在百姓将部分的现银存入钱庄后,逐步颁布施行纸质版的货币,从而减少白银的损耗。

“明初,太祖朱元璋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就想到了发行宝钞。但是明初发行的宝钞是没有准备金的,也就是没有信用,更没有准备对应的铜钱来支持百姓换回铜钱。”

“所以,在朝廷大量印发宝钞后,宝钞也就急剧贬值。在洪武朝时期,宝钞甚至贬值到了原来的六分之一。大规模、大批量发行宝钞的本质就是在赤裸裸的剥削、压榨百姓。”

“但是,本侯绝对不会效仿大明朝的皇帝,更不会做出那般竭泽而渔、自坟坟墓的事。”

“自打济南钱庄成立以后,钱庄不仅放出去了大量贷款,也收获了许多的存银,现银数量之庞大令本侯也不禁感叹。所以,本侯才会想到发行纸币来替代白银的运输不便。”刘卓将自己准备发行纸币的想法娓娓道来,希望有人可以替自己代为操办。

“敢问侯爷发行纸币的目的是什么?”年长的崔少游听了刘卓所言,急忙询问道。

纸币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繁荣经济,便于各地商人交易,但是过量发行纸币对百姓则是一种灾难、剥削。

还是那句话,事无对错,关键就看使用的人能否客观、适量的来发行纸币。

“为了减少白银的损耗,为了便于百姓方便的使用货币,为了国家的强大。”刘卓眼神坚定,态度明确,不由得令人不信。

“倘若侯爷可以坚持初心,不为私利。那么,崔少游赞成侯爷在日后发行纸币。”崔少游面无表情道。

崔少游表明态度后,部分与会人员则是满脸的困惑。这都还没说明白,怎么就赞同了呢?

不过,鉴于崔少游的地位、学识、以及能耐,还是有许多人压下了心中的不解。

但,总是有些愣头青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侯爷,我是个大老粗,我先前听人说过大明宝钞出现的问题,想问侯爷如何解决宝钞面额贬值的难题。”

“宝钞贬值是由于朝廷滥发纸币所致,市面上的宝钞多了,自然而然就会贬值。此外,朝廷也没有准备对应的铜钱、银两来使百姓换回银钱,这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

“所以,在本侯准备发行纸币的时候,会一步一步来,绝不对不会一下子就投入海量面额的纸钞。届时,会有中央钱庄、济南钱庄等多个信誉优质的钱庄负责推行,最大程度避免你所说的问题。”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