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最新章节。
这池河镇的名字因池河而得名,即能以河名为镇名那这地方自然是一个军事要地,从定远到滁州的官道就从这池河镇的太平桥过,这条官道即是后世的328国道。
虽然这池河上有大大小小很多石拱桥和木桥以及浮桥,但是能够供大军快速通行的桥梁仅池河镇的太平桥。
这太平桥是洪武年间所修建的,桥梁的长度大概有个一百五十米左右,桥身的宽度有将近十米,比官道的宽度还要宽。
这种桥梁工程放在后世那是不值一提的,可放在几百年前的明代修建这么长这么宽的一座石拱桥那可是要点技术和人力物力的。
池河镇能成为军事重镇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沟通池河两岸的太平桥。
池河镇的面积囊括了池河的东西两岸,两岸皆筑有城寨,且还是按照军事堡垒的建筑标准来修建的,不过由于这一两百年来江北地区太平无事,所以这明初之时的军事堡垒早就已经因为年久失修而残破不堪。
这南京京营之一的池河营,其前身就是驻防池河镇的一支营兵部队,在永乐年间明太宗北迁将南京精锐悉数带到了北京。
朝廷为了填补南京的兵力空缺,就将江北的各府州县的部队调发至南京戍卫,当时的池河营只是一支普通的营兵部队。
但随着后来很多的南京京营被裁撤,这池河营也就兼并了不少其他的京营部队,到最后这池河营居然成为南京仅剩的两支京营部队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池河营的军号,不像那南北两京的京营部队那样多用“神机”、“神枢”、“勇卫”这样的美号,而是用的地名。
...
池河镇。
这金声桓大军通过太平桥之后并没有进入池河镇中,而是将部队开进到池河镇的城东,因为这马慧姚三营已经在池河镇以东五里处官道附近的耿庄集结。
在这池河镇外有一座凉亭,此时这金声桓部的大军就以这凉亭为中心的官道两边歇息,但这金声桓部的官兵都没有卸甲,全都是穿着盔甲随时准备出击。
在这凉亭里面,那金声桓和罗岱两人穿着一身刷着黑油漆的扎甲没有戴头盔坐在那凉亭的石凳上面商议着军情。
此时只见那金声桓手里拿着竹筒一边喝着水,一边看着那东边官道冷笑一声对那罗岱说道:“罗兄,我部探马来报,贺一龙那家伙已经领着手下贼兵翻过黄埔山在往池河镇来的路上。”
“如今这张一川已经领着手下贼兵窜了,马进忠、慧登相、姚三才都不足为惧,也就这贺一龙跟着那王铁混的时间长学了点本事有点难缠。”
“但那贺一龙这一趟急行军少说得有个六七十里,到时候咱们以逸待劳定能将贺一龙给他杀的片甲不留!”
一旁的罗岱听到金声桓的话后笑着将手中的竹筒放在凉亭内的石桌上,然后便对那金声桓说道:“金兄真是神机妙算呐,这还真让金兄说中了,那扫贼会直接鼠窜而逃。”
那金声桓听到罗岱夸他的这话后便有些得意,于是喝了一口水对那罗岱说道:“罗兄啊,在下过去走过一段弯路,所以对这贼中的形势非常了解。”
“这不管是王铁还是贺一龙、张一川我都打过交道,这贺张两部虽强,但这两人的头脑则是有着天差地别。”
“张一川此人头脑精明不会轻易被人给忽悠,而那贺一龙完全就一蠢货,这家伙能混这么大,全靠那王铁托举他一手拉了他好几次,要不然这家伙最多也就跟那马进忠、慧登相坐一桌。”
“所以以张一川的头脑不会轻易的跟咱们硬碰硬,而贺一龙那个蠢货则是绝对会跟咱们做过一场。”
金声桓这话一出,那罗岱便接着金声桓的话说道:“只可惜啊,这革贼会因为他的愚蠢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罗岱这话音一落,那金声桓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便转头问站在他身后的亲兵道:“哦对了,那王允成那边有没有消息?!”
这定远官军倾巢而出,王允成部之所以没有跟他们两在一块,主要在半路上两拨人分了兵,金声桓、罗岱两部官军沿着官道从池河镇过河。
而王允成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批次沿着乡道从池河镇以南的池河上的大小桥梁过河,然后在黄埔山以西二十里处的莲藕镇集结。
王允成的战略目标主要就是去偷袭位于黄埔山弥陀寺的贺一龙大营,如今贺一龙的主力倾巢而出,仅留下三千老弱留守大营,以王允成手下的两千官军外加几百家丁,端到贺一龙的大营那是轻而易举。
这金声桓不仅了解义军同样也了解官军,那贼寇不会轻易的拿出身家去玩命,官军同样也是如此。
所以这金声桓要是领着王允成跟罗岱两部官军与贺一龙他们决战的话,那这仗肯定会打成一个拉锯战,王允成和罗岱不可能出全力去击贼最多也就是意思一下。
而金声桓要是不能短时间击溃贺一龙等部贼军的话,那到时候铁贼率军来援,金声桓他们也只能灰溜溜的撤回定远县。
虽然这样也算是完成了卢老爷布置给他们减轻滁州官军压力的任务,但如此一来的话此战就完全无功了。
这别的官军将帅可以不在乎那个功劳,但他金声桓作为诏安贼头,那他就必须得好好的表现给朝廷看,让朝廷看到他洗心革面重新做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