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别传

第八百零六章 北伐中原(13)(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马谡别传》最新章节。

韩德的武功其实不差。

他身体壮实、皮粗肉厚,招数势大力沉。

但技巧不足,是“一力降十会”的类型。

而赵云的武功,是典型的“唯快不破”。

赵云的快枪,牢牢克制住韩德的板斧。

他左支右挡,且战且退,身中数枪,慢慢地把赵云引入了伏击圈。

眼看就要功成身退,韩德一个疏忽,被赵云抓住破绽,快枪命中心窝。

赵云顺势把韩德挑下马来,眼见得活不成了!

赵云年过花甲,自觉武功不复当年,能阵斩韩德,非常高兴!

他抬眼一看,发现自己已经孤军深入敌军阵地,邓芝的后队并没有跟上来,感觉形势有些不妙。

他立即拨转马头,收军退回营寨。

刚行进了不到一里,四面喊声大震,左有潘遂,右有薛则,两路伏兵一齐杀到。

邓芝远远望见,知道赵云中了魏军的埋伏之计。

他并不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加上兵力不足,无法杀开一条血路前往解救赵云。

邓芝坚信,赵云能够全身而退,他决定领军退回,坚守大营。

赵云的两千军队,被魏军困在核心,东冲西突,无论从哪条路撤退,前面都会有越来越多的魏兵拦截。

一路突围,赵云手下的两千人马,伤亡不断增加,折损了四成,只有千余人跟随他,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这两千士卒是赵云这几年训练的成果,是精锐中的精锐。

赵云望见山坡之上,有敌将执彩旗指挥三军前后拦截。

赵云料想无法突围,索性引兵杀上山,实行斩首计划。

但程武早有准备,半山腰,擂木炮石打下来,蜀军不能上山。

眼看天色黑下来,点火把行军,相当于活靶子。

赵云领军突围,一直被拦追堵截,人困马乏,他趁着天黑,在一个山谷内,下马提枪,亲自把守谷口,让手下的士卒和马匹少歇,吃些干粮补充体力,等到月亮出来再战。

赵云才坐下休息不到一个时辰,月光渐渐明亮。

他料想敌军将至,让士卒做好作战准备。

果然,魏军早就做好了夜战的准备。

悄悄前行而来的魏军士卒,四下火把齐举,火光冲天,如同白昼。

同时鼓声大震,魏兵追兵未到,四周的箭矢先射了过来。

好在赵云早有准备,士卒训练有素,用盾牌挡住了箭矢,并没有造成大的伤亡。

但三面魏军慢慢合围的火光,已经说明赵云军的处境艰难。

程武要瓦解蜀军的士气,吩咐士卒们,在慢慢合围的同时大声喊叫:

“赵云,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早点投降,方可保全将士性命!”

赵云的士卒训练有素,自然不会被魏军的几句喊话就乱了阵脚。

赵云可不想被敌军堵在这个山谷之内,看将士们已经恢复了疲劳,战意正浓,就整军冲杀,想要杀开一条血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