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第512章 我的老天(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最新章节。

前往大安口,仅剩最后几里路。

然而,这几里路问题频出,让人不胜其烦。

少顷,亲卫匆匆跑来禀报:“禀贝勒,明兵狡诈,在巨石下方埋头爆炸物,儿郎们摆动巨石,那爆炸物迅速爆炸,各种爆炸碎片近身伤及儿郎们,此时,都有十余人受伤,多是重伤。”

混账。

混账东西。

阿济格挥舞马鞭,无能狂怒。

明兵在前往大安口的官道给他设置各种阻挠,分明猜出八旗强攻大安口,迫切打通出塞通道的想法,故意拖延八旗出塞的时间。

他不知明廷战术有何具体安排,却清楚的知道明廷拖延时间越长,八旗损失越多。

深深呼口气,压制内心怒火询问:“明廷蓟辽总督是王之臣,蓟镇总兵是谁,他日,本王必杀他,灭其家族。”

亲卫恭敬汇报:“禀贝勒,蓟镇总兵不知去向尤世禄,目前,副总兵刘策代管。”

闻言,阿济格抬脚踹飞亲卫,什么不知去向,大安口沿途神出鬼没的伏兵,必是尤世禄所部。

“迅速派人通报大汗,告知大安口沿途境遇,请求大汗多宽容几日。另外,全军下马,随我徒步前往大安口。”

世道艰难,他必须提前皇太极前线的紧迫情况,令其从长计议,做好应对之策。

同时,哪怕前往大安口的官道布满刀山火海,他都要去闯一闯。

亲信起身迅速去传达命令,裨将上前恭敬说:“贝勒,官道阻碍颇多,两旁道路崎岖,更藏有伏兵,徒步前往易遭骚扰,强攻大安口时,更容易被明军南北夹击。”

裨将清楚自家旗主作战勇猛,总是身先士卒,奈何彪悍有余,智谋不足,官道不同,强行攻打,八旗难以摆开阵势,何况,八旗儿郎缺乏火炮之类的攻城利器,本身不善于攻城。

明知是圈套还往里钻实为不智。

阿济格质问:“难道你有良策?”

裨将恭敬行礼,出声说:“贝勒,当务之急乃清理官道阻碍,清除山间伏兵,两件事齐头并进,或许速度缓慢,浪费时间,然而,稳扎稳打,慢即是快,八旗身陷危机,不能再出现任何意外。”

道路难行,各种攻城利器无法推进,单凭镶白旗儿郎血肉之躯填不平巍峨耸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大安口。

阿济格思量片刻,斩钉截铁吩咐:“派镶白旗汉军进山清除山内伏兵,镶白旗朝鲜兵前去疏通道路,镶白旗蒙古兵沿着官道巡逻,本旗儿郎休养生息,待官道畅通,追随本王杀穿大安口。”

裨将领命,迅速前去传达。

此时,尤世禄亲自坐镇大安口官道,事先和曹变蛟制定好计划,即骚扰拖延消耗,最终毕其功于一役,重创乃至全歼镶白旗,斩下阿济格头颅送回京城献给君王。

林间,蓟镇边军设好机关,埋藏炸药,藏匿于各处,只要镶白旗兵勇敢进山,必让其十死无生。

遵化。

此时,城墙内外杀声四起,火光冲天,战死的兵勇尸体横七竖八躺在地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空间在手:捡个王爷来种田
空间在手:捡个王爷来种田
关于空间在手:捡个王爷来种田:作为现在古医世家掌门人的宋晨,一睁眼成了农家傻女!一无所有还欠债?宋晨表示遇到事情不要慌,先去深山走一趟。还有逆天金手指大开,从此人生开挂,在致富路上狂奔。
凌晨
修真大佬沦为七零小可怜
修真大佬沦为七零小可怜
关于修真大佬沦为七零小可怜:修真大佬寒晚莹在飞升之际,遭遇了空间裂隙,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还失去了灵力变成了一个11、12岁的小孩。为了恢复灵力回到原来的世界,寒晚莹只有完成天道给她发布的任务。黑省王家坝,来了一位看着长得柔柔弱弱的小孤女,独自一人生活,村民都认为她活不过这个冬天,没想到正是这么一个小孤女越过越好,最后成为了国家特殊保护人员,还带着他们全村奔向小康。看寒晚莹手握空间,身具气运,如何
一对and一双
玉堂金闺
玉堂金闺
关于玉堂金闺:老书新发。这是个大家都爱我的真言情故事!
闲听落花
重生新婚当天,炮灰知青大杀四方
重生新婚当天,炮灰知青大杀四方
关于重生新婚当天,炮灰知青大杀四方:[年代文+宠汉养崽+重生复仇+家常里短+发家致富]苏提死后才发现自己活在一本女主发家致富的年代文中。可惜她不是书中那个女主,只是个垫脚石炮灰!女主是她的堂妹,得天道独爱,所有和她作对的人都不得好死。她死后,她男人也心存死志,在一次公社指派任务中女主给她男人报了名,最后壮烈牺牲了,独留两个刚满周岁的孩子无人照看。而女主拿着她男人的赔偿金,等到改革开放后办鸭厂,搞
朝阳伴酒
如果风会划伤你
如果风会划伤你
关于如果风会划伤你:得不到和拥有着然后失去了,哪一个会更痛一些呢?如果是18岁之前的琉心,会坚定地选择前者,如果是18岁之后的琉心,可能会犹豫一番,选择后者。而如果你问18岁的琉心这个问题,她会苦涩的反问你:“痛,是什么感觉?琉心便是这样的人。18岁那年,琉心的世界分崩离析,近乎失去了一切。在别人看来,琉心高冷到让人敬而远之。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只是害怕了那种被赠予之后再夺去的感觉。琉心一度认为,
南风染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