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第70章 练兵之法(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最新章节。

埋伏作战,遇贼不起及起早者,队长斩,各兵捆打。

不服上官,令不行,禁不止,杀平民冒功、奸淫妇女斩首。

戚少保一板一眼从严治军,一分一厘不少士兵响银。

故而,戚家军南征北战,有斩首十五万而未尝一败的辉煌战绩。

清末,曾国藩一介文人,靠效仿戚家军的编制,以两本兵书为纲要,生生训练出骁勇善战的湘军,灭掉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军。

事实证明戚少保的两本兵书不光可行,还非常有效。

今曹化淳带回戚家军老兵指导,大明练兵体系也没有崩坏,又有戚少保两本兵书加持,钱粮军械到位,他不信练不出好兵。

不过,朱由校也清楚所有军事问题归根结底是政治问题,所有政治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

压力,突然又来到他身上。

银子。

还是银子。

让京营,四卫军爆发出戚家军战力,必须拿银子喂出来。

搞钱。

必须快速整顿北直隶官场。

朱由校由衷的夸赞道:“曹化淳的选择没错,不光四卫军要参考戚少保的募兵,练兵,治兵,作战策略,京营,九镇边军都要参考戚少保的兵书。

四卫军乃天子亲军,必须有铁一般的纪律,目前,领兵将领是谁?”

刘应坤道:“禀皇爷,腾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尚未物色到合适将领,老奴斗胆请皇爷推荐。”

朱由校有点小小的失望,还以为会遇到明末四卫军三雄呢。

可惜了。

转念一想,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崇祯末年才大放异彩,眼下担任将领为时尚早。

不过,必须迅速选拔中下层将官。

他的选拔标准非常简单,就三字,战力值。

朱由校神色严肃向刘应坤道:“选将之事不急,先选中下层将官,朕的选拔标准简单,全军每月大比武,拳脚比拼击败什长担任,击败队长担任队长,击败哨官担任哨官,击败守备担任守备....一句话,战力有多高军职有多高。”

“遵命”

刘应坤躬身领命。

顿了顿,朱由校向田尔耕说:“找个锦衣卫诏狱大贪官交给三司审理,尽快定罪,抄家,把财产所得运来四卫军作为奖励,大比武中,兵勇每升一级,分别奖励十两,五十两,一百零,五百两和一千两,最高赏赐万两。”

“遵命。”

田尔耕,刘应坤齐齐领命。

这时,朱由校视线转向曹化淳,语重心长叮咛:“四卫军初具规模,军中操练还不够,派人在各省搜罗武术高手,以后在四卫军,京营担任武术教头。”

古代武术是杀人技,准确说是战场杀敌技,你不杀他他杀你。

各州府出名的武术高手基本精通杀人技,比寻常青壮擅长杀伐,他们指导兵勇多层保障。

“奴婢遵命。”

曹化淳作揖领命。

谈话间,朱由校登上演武台,俯视校场内训练的兵勇斜首问道:“刘应坤,军中有何难处,说出来朕给你解决。”

闻言,刘应坤答道:“皇爷,军中缺马,缺火器,四卫军欠缺,京营,九镇边军都缺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空间在手:捡个王爷来种田
空间在手:捡个王爷来种田
关于空间在手:捡个王爷来种田:作为现在古医世家掌门人的宋晨,一睁眼成了农家傻女!一无所有还欠债?宋晨表示遇到事情不要慌,先去深山走一趟。还有逆天金手指大开,从此人生开挂,在致富路上狂奔。
凌晨
修真大佬沦为七零小可怜
修真大佬沦为七零小可怜
关于修真大佬沦为七零小可怜:修真大佬寒晚莹在飞升之际,遭遇了空间裂隙,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还失去了灵力变成了一个11、12岁的小孩。为了恢复灵力回到原来的世界,寒晚莹只有完成天道给她发布的任务。黑省王家坝,来了一位看着长得柔柔弱弱的小孤女,独自一人生活,村民都认为她活不过这个冬天,没想到正是这么一个小孤女越过越好,最后成为了国家特殊保护人员,还带着他们全村奔向小康。看寒晚莹手握空间,身具气运,如何
一对and一双
玉堂金闺
玉堂金闺
关于玉堂金闺:老书新发。这是个大家都爱我的真言情故事!
闲听落花
重生新婚当天,炮灰知青大杀四方
重生新婚当天,炮灰知青大杀四方
关于重生新婚当天,炮灰知青大杀四方:[年代文+宠汉养崽+重生复仇+家常里短+发家致富]苏提死后才发现自己活在一本女主发家致富的年代文中。可惜她不是书中那个女主,只是个垫脚石炮灰!女主是她的堂妹,得天道独爱,所有和她作对的人都不得好死。她死后,她男人也心存死志,在一次公社指派任务中女主给她男人报了名,最后壮烈牺牲了,独留两个刚满周岁的孩子无人照看。而女主拿着她男人的赔偿金,等到改革开放后办鸭厂,搞
朝阳伴酒
如果风会划伤你
如果风会划伤你
关于如果风会划伤你:得不到和拥有着然后失去了,哪一个会更痛一些呢?如果是18岁之前的琉心,会坚定地选择前者,如果是18岁之后的琉心,可能会犹豫一番,选择后者。而如果你问18岁的琉心这个问题,她会苦涩的反问你:“痛,是什么感觉?琉心便是这样的人。18岁那年,琉心的世界分崩离析,近乎失去了一切。在别人看来,琉心高冷到让人敬而远之。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只是害怕了那种被赠予之后再夺去的感觉。琉心一度认为,
南风染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