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第352章 全部消灭(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最新章节。

黄大个进展顺利,周建安这边也一样。

这些建奴看着装备精良,可居然全是一些年老的建奴鞑子,不过这些建奴鞑子虽然年纪大了,可是作战经验极其的丰富,好些个洋河堡兵士由于经验不足造了狗鞑子的道,还好大多数都是受了伤,并没有殃及生命而已。

一千余建奴兵中,正蓝旗的旗丁只有三百余,而剩下的则大多数是披甲兵和阿哈,以及蒙古仆从兵和汉军旗的兵士,他们大多为辅兵。

而单单按战力来看,这些辅兵们居然比正蓝旗正儿八经的战兵们还要难对付一些,这就让周建安感觉到惊讶了。

不过周建安也渐渐的发现,这些正蓝旗的兵士之中大多都是一些年老体衰之人,他也就渐渐明白了。

不过他还是不明白,出来作战,带上这些拖油瓶干啥?

也不用他想明白,周建安只需要不停的挥刀砍杀即可。

这样的对手,也十分符合周建安的要求。

砍翻一名阿哈,周建安退了几步,朝着整个战场看去、

李辅臣也顺利击杀了一名建奴后,赶紧护卫到了周建安身边。

“将士们士气不错啊!”

原本的建奴战力绝对不止于此,看看邓仙芝所在的方向就知道了,不过他们遇到的可不是最精锐正儿八经的鞑子,不过这对于提升将士们的自信心却是非常不错的。

第一次与建奴鞑子作战,说不紧张那是瞎扯,不过当他们中不少人亲手斩杀了一名建奴之后,内心的紧张瞬间消失开来。

虽然他们很有可能杀的只是一名披甲人,阿哈又或者是蒙古仆从兵而已。

这已经足够了............

战局面临尾声,周建安作为指挥者,他没有必要再厮杀过去。

“来人,传令张胜,让他立刻撤出战场,率队到外围警戒!”

大局已定,周建安喘了喘气,赶紧下令。

眼下虽然建奴援军未到,可是安建成以及麾下也还没有返回,这其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局势已明,周建安必须为手下这三千人的安全考虑。

张胜收到命令之后,很快带领着麾下的兵马撤了出来,开始在拒马河外围进行游荡。

半个时辰后,随着最后一名建奴被明军将士砍下了头颅,此处的战事终于是结束了!

整个过程也达到了三个时辰之久!

这于周建安计划之中的时间足足差了一个多时辰之多,要知道在他的计划之中,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内就必须将硕色那五百的建奴吃掉。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三个时辰能有此效果,周建安也很满意了。

战场上,站着的建奴们虽然已经解决完毕,可躺在地上还有不少正在呻吟的建奴们,周建安横扫了一圈,而后叫来了关宁。

“老关,时间紧急,将所有真建奴头颅阁下,还活着的立刻斩杀,不需要任何的手下留情!”

“州平,命你立刻抢救我军伤员,伤重的立刻转移,轻伤就地包扎就行!”

“再次传令张胜,让他从麾下选出五十骑,散开十里之外打探!”

周建安接连几道命令下达,众将领命,纷纷遵行。

明军眼疾手快,不管是还在呻吟的还是不动弹的,一律取下护颈之后直接割下了头颅,而这也要是真鞑子才有的待遇,至于那些披甲人,阿哈和仆从军汉军旗们就没有这个待遇了,洋河堡明军最多送他们一刀就已经不错了。

天空之中的血腥也缓缓的变得更加浓烈,汇聚起来的血也如同小溪一样朝着拒马河流出,染的一片河水的通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