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第800章 幽州强盛(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最新章节。

蓟县。

幽州全平,肃杀之气散去,和平之风来到。

张霸免幽州百姓田税三年。所任用的刺史、郡守、县令全部到位,罢免、斩杀贪官污吏,压制豪强、大族。一改公孙瓒时期的各种弊政。

幽州被隐藏的人口、土地暴露在阳光下,人口、土地大增。

犹如一颗强心丸,迅速的让幽州强盛起来。

公孙瓒办不到的事情,张霸犹如吃饭喝水一般,轻而易举。

白马义从虽然强大,能与张霸的本部铁骑抗衡,但也只是一支军队罢了。张霸真正强大的是,内政内功。

蓟县。百业兴盛,商贾络绎不绝。

临时大将军府,一个房间内。张霸搂着一位鲜卑美妾,观看歌舞,姿态惬意。

鲜卑美妾犹豫了一下,几乎咬着张霸的耳朵吹了一口湿润润的气息,说道:“君侯。家兄的部落,就在高句丽的北部。家兄请求出兵,辅佐汉军灭亡高句丽。”

现在张霸建立庞大北国州的计划还没有散出去。她的兄弟还以为,张霸只是想灭亡高句丽。高句丽人口数百万,奇珍异宝无数。她兄弟想要分一杯羹,顺便表表忠心。

对自己的女人,张霸向来宽容,但还是说了一句道:“妇道人家,勿谈国事。”

他继续搂着美妾,舒舒服服的观看歌舞。鲜卑美妾见状,也不敢多说。

典韦从外走了进来,说了一句。张霸却不在意,观看了歌舞之后,才松开了美妾,说了一句:“晚上侍寝。”

在这名鲜卑美妾欣喜的目光中,他离开了房间,来到了另外一个房间,见到了高句丽使臣涓奴。

涓奴还是老一套,一边卑躬屈膝,请求张霸原谅。一边又说明高句丽实力强大,不是一朝一夕能攻下的, 又是一块烂地,请求张霸退兵。

张霸懒得理他,直接派人把涓奴关押了起来,吃下了高句丽送来的绝色美人,奇珍异宝。

加上鲜于辅攻破三韩,送来的三韩美人。张霸的身边就有了高句丽美人、鲜卑美人、乌桓美人、三韩美人。在蓟县的日子,过的越发多姿多彩了起来。

与此同时,阎柔也在努力的为张霸建设幽州。

挖掘运河,修葺水泥道路,修建山海道。这繁重的基础建设,都由东乌桓十万精壮与潘县乌桓承担。

后世的山海关,山海道。

在明朝的时候,只要攻占山海关,满清就可以长驱直入。在这个时代,山海关还是一块烂道,经常被海水淹没。

乌桓五万精壮,仿佛蚂蚁一般,从南到北方修建山海道。

填海造陆也要讲究技巧的。阎柔任命的山海道治水官,根据地理情况,因地制宜,一点点的建造。

一片工地上。

大量的乌桓精壮穿着厚重的衣裳,拉运着石头、泥土,准备建造一个水坝,先把一段海水隔离,等海水干了,再运来泥土填土。还得注意河流,留下一些湖泊,用来灌溉土地。

张霸的计划是建造有驿站、村庄、城池的宽阔山海道,工程量大着呢。

汉人监工手持鞭子,十分严厉,遇到想要偷懒的乌桓精壮,先是呵斥,无效就挥动长鞭。

不过。虽然也是徭役,还是汉人役用乌桓人。但是张霸不是秦始皇,不是杨广。

这二位不把人命当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