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173章 大同(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大帅,魏阁老派人送信来了。”

马芳论起年龄才五十多岁,这在后市看其实还不算老迈,但别忘记,只是在大明朝,男子平均年龄不到五十岁的年代。

而且,马芳长期在北地生活,早年间的奴隶生活和中后期又常年征战,身体素质本来就不算好,还有一些暗伤存在。

常年在边镇的风餐露宿,让此时的马芳看上去和后世七十岁小老头似的,不仅皮肤苍老,还显得皱巴巴的。

不过,在这样的一副躯体下,双目依旧有神。

在听到京城来信以后,马芳瞬间来了精神,从帅椅上站起,直接走下来接过亲兵递送来的书信,随口问道:“人安排在哪儿?”

“已经派人送到总兵府休息去了。”

那亲兵马上答道。

“嗯。”

马芳在大同自有总兵府,不过他平时最爱呆的地方还是军营,他喜欢每天早上看着手下兵卒出操训练。

是的,凡是能打仗的将领,一直都对士卒的操练十分重视。

而要让士卒肯操练,愿意操练,那最基本的粮饷就得给足。

那些常败将军们,之所以会去的连番败绩,说白了就是贪婪,不肯多给军卒粮饷。

没粮饷,自然训练就十分稀疏,若是训练狠了,又不给粮饷,可不就是逼着人闹事儿,制造兵变吗?

当然,现在社会秩序还在,明末的军头才是更狠的,粮饷没有不说,还直接让手下出去抢掠钱粮,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上交,完全把军队当成无本买卖来做。

所以,实际上明末那些稍微有些名气的,能打的将领,其实也就是比别的同僚稍微有点良心,肯给士卒发点钱粮,就可以成为一代名将。

毕竟,仗是靠士兵打出来的,已经不是武将单挑掠阵的年代了。

在民间的评书、演义小说之中,古代战场上最流行的打法不是千军万马一拥而上,而是两军将领中马决战,以此来决定战争胜负,这种打法被称之为“斗将”。

如果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打仗前“斗将”这一现象绝对印象深刻。

因为每逢两军交战之际,总会有一名身披金盔银甲的将军,纵马出征与敌军将领交手,打上数十个来回,将士们则岿然不动,站在一边观看将领单挑。

在他们的口中或者笔下,斗将获胜的一方,一般都因为主将的单挑获胜而士气大振,从而在战场上获得碾压的优势击败对收。

也因为那些精彩的故事,常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两军对垒前必然叫阵,之后一定会上演斗将的戏码,然后才是两军混战。

只能说《三国演义》害人不浅,特别是这书流传出国以后。

曾经有个笑话,说的是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遇上了明朝李如松的辽东铁骑,那时候日军中有个将领,读三国演义发了疯,非常崇拜三国中单挑的武将们,跳出来大喊:“谁和我‘一骑打’”,明军以为他神经病,一顿火枪把他打成了筛子。

两军交战之际,士兵排好阵型,双方的将领,乘白马或红马,持长枪或大刀,着银盔或金甲,纵马出列,奔至最危险的第一线,高声喝道:“尔等鼠辈,谁敢出阵与吾交锋?”

这时,对方的阵营里,既不用乱箭射他,也不用群起殴他,竟然也是一样,闪出一员骁将,奔至最危险的第一线,高声喝道:“汝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吾枪下不死无名之辈!”

接着,就是两个人的单挑,不一合,或三五合,或数十合,一方将领被挑下马来。

而士兵们也不做任何反扑,就立即拱手认输,于是,战争结束。

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浪漫精神,确实非常满足读者和听众的喜好,很有代入感。

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像只要主将战胜,则全军皆胜,只要主将一输,则全军皆输。

整个战争的胜负,竟完全取决于两个主将的武艺高低,士兵们仅仅只起摆设作用,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当然,也不是否认历史上存在过的斗将,正史上所记载的单挑,往往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最多也就是主将之间的“决斗”而已,但是自唐宋以后就几乎很少再有了。

其实能够代表中国古代军事战争最高水平时期的秦汉时期,在这几个阶段的正史之中,“打仗斗将”事例与其他战争时期相比又要少的多。

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所发生的大规模战争更多,比如秦灭六国、汉击匈奴这样的大战,可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的。

想要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战役中取得胜利,集团性的作战方式,以及将军的战略战术,才是作战制胜的重要因素。

这才是战争规律,毕竟将军可是军中之宝,是战争的指挥首脑。

古人常云“主将一失,三军尽墨”,所以古代的将军也不会愚蠢到去以身犯险。

至于说三国时期,虽然小说写得好,但真实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斗将也不多。

比如吕布单挑郭泗,孙策单挑太史慈,都是于史有据的。

至于其他朝代,比较有名的如五代的铁枪大将王彦章,那是单挑成瘾的人物。

主将被擒全军溃败也是有的,比如唐代虎牢关之战,窦建德轻骑出阵负伤被擒,十五万大军顿时崩溃。

他在河北经营多年,轻徭薄赋,被认为是可以和李渊,王世充争天下者,结果一战就覆灭了。

窦建德倒不是出来斗将,他只是打算和李世民辩论,结果被李唐轻骑突进围住活捉。

其实仗到了宋朝的时候,战略和战术的指挥能力已经得到武将高度重视。

战略,自然是朝廷的调兵遣将上,战术则是对垒军阵的布置,不同的军阵有不同的打法。

只不过宋朝使用非常僵硬,甚至出现朝廷选择战术,安排军阵布置的打法,结果就是因为不灵活,被对方针对,所以常常吃到败仗。

但是,即便如此,宋朝的大臣们还是乐此不疲,喜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马芳不玩虚的,或许他单挑其实未必有多强,所以更在乎士卒的训练。

其实,同时代的武将里,或许也只有俞大猷年轻的时候有这个能力,可以出来单挑,不惧敌将,但俞大猷一生经历也从未在阵前这么干过。

好吧,俞大猷据说最成功的一次斗将,应该就是跑去挑战少林寺。

像戚继光、李成梁这些,单挑功夫显然都是不及格的,所以他们都是练兵的好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