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890章 条件(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大明朝是如何立国?

那就是驱逐北元,恢复汉人山河。

而在坐稳江山后,明太祖和明成祖都是数次北伐草原,为此不惜耗尽国力又是为何?

那是因为,在明皇眼中,蒙古人始终都是大明的威胁,他们时时刻刻不对着新生的帝国虎视眈眈。

实际上,在蒙古人被驱逐的数十年里,蒙古人最大的目标就是卷土重来,饮马长江。

可以说,从大明立国起,就一直把铲除草原势力看做最为重要的任务,去全力完成。

明太祖第一次北伐是在洪武三年正月至十一月,为肃清胡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

元惠宗自北逃上都后一直逗留在明的边境地区,并二次南侵以图夺回原来的大都复辟。

洪武二年六月,元惠宗迁都应昌府,和位于燕山的大都不过两三天的马上路程,形成了实质性的军事威胁。

明太祖鉴于北宋末年燕山一带在两年之内得而复失的前车之鉴,决定北征消灭北元。

明军此次北征,明军大获全胜,元朝在近塞的残余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

之后的数次北伐,都是针对宣府、宁夏等明朝边境附近残存的蒙元势力,逐步把靠近大明的蒙元势力驱逐。

而在这些战争中,朱元璋也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铲除北元,但是因为骑兵的机动性,虽然取得大胜,但残余势力很快就能逃出明军的围剿。

明军,虽然在这个时候已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但军队的主体毕竟还是以步兵为主。

朱元璋发现蒙古人在草原上滑不溜秋很难聚歼后,又顾忌每次出击庞大的消耗,所以逐渐缩小了明军北伐规模,而明军出击的距离也更远。

实际上,这个时候朱元璋虽然依旧没有放弃彻底消灭北元的打算,可更多的还是希望驱逐,让他们里大明边境远一些,更远一些,甚至如当年匈奴人那样,往西方驱逐。

之后的明成祖北伐,目的其实和朱元璋类似,只不过除了驱逐北元保证帝国安全外,还有夸耀自己武功的目的。

毕竟不管朱棣如何洗,他都是靠篡位登上的帝王之位,有些不正。

就如同唐太宗李世民般,因为得位不正,所以即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

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说到底,两个皇帝其实都是一样的操作。

大明和蒙古人的对立,可以说是发自骨子里的。

虽然内阁阁臣都以为,就大明当下的情况是不适宜继续维持对峙的局面,希望能缓解边境压力,节省军费开支,缓解财政困境,隆庆皇帝不是傻子,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或许在登基之始,他并不明白大明这个家不好当,可是毕竟这么多年皇帝做下来,其实对钱财的重要性也是深有体会。

但是他也要考虑到大明立国后对蒙元的一贯态度,如果轻易就改弦更张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

这就是魏广德现在对隆庆皇帝心理的分析,既想和解又担心国内反对之声太盛,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皇权稳固。

而在刚才,内阁几人分析此事时,魏广德“不经意”间就透露了这点想法。

所有表达对态度的奏疏,都是被隆庆皇帝留中,所以很有可能,最后让皇帝下定决心的就是看那边支持的人多。

现在听到李春芳重提先前魏广德的猜想,高拱只是思考片刻就答道:“此话有理,最关键此时若真看朝臣的意见,我等阁臣这五票算是投不出去了。

因此,我们更要拉拢每一个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和勋贵,以获取他们的支持。”

之所以这么说,其实高拱已经是按照皇帝召开廷议的模式来对待此事。

在明朝,处理政务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圣裁、阁议与朝议。

圣裁即“宸衷独断”,是皇帝个人进行决策,这种方式在传统和法理上都是最重要的决策方式。

明代的内阁在初期也是皇帝的非正式的顾问机构,与以前的尚书、中书、枢密等性质相似。

之后,内阁逐渐成为正式的机构,但其主要任务仍然是为皇帝提供咨询,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明代初年皇帝经常参加内阁的集议,但自成化以后就基本上不参加了,只有孝宗还偶尔召见阁臣。

在明代,章奏的转呈与皇帝的批答乃至于最后发抄生效,都必须经过内阁,内阁进行票拟时,阁臣要集议,即阁议,形成共识。

自英宗之后,皇帝怠政普遍,内阁的票拟成为皇帝决策的最重要依据。

虽然内阁票拟须经皇帝批红方能成为决策,但没有内阁票拟的中旨传出被视为不符合程序,六科可以封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皇帝只是执行了阁议的决定。

中国向有“大事必集议”的传统,即君主和大臣集体议论国事,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秦汉时期已发展出了一套皇帝和羣臣讨论决策的机制,这种机制到了唐代更加成熟,到了明代已经发展成为廷议,也就是集议。

根据决策的内容、参与人员和集议地点的不同,有朝议、阁议、廷议、部议等形式,但其实都算廷议的一种。

其中部议主要是六部将皇帝交付的有关本部的奏章,进行部内的讨论和议决,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阁议主要讨论超越六部和九卿职权所辖的政务,提出对策,大致而言,阁议讨论的是国家日常政务中出现的问题。

更为重大的决策则须提交廷臣集议,即朝议、廷议。

所有这些集议的结果都需上奏,由皇帝做出最后裁决。

做为商议重大机要决策的廷臣,则是指朝会上有资格进殿的那一小拨人,也就是朝廷三品以上文武官员。

虽然不管是廷议还是阁议,最后的结果都需要皇帝“圣裁”,但因为明朝中后期独特的政治体制,皇帝对于阁议和廷议的结果,一般都不会反对,而是会选择认可,因为这代表朝廷的决议。

应该说,魏广德做出皇帝可能希望通过廷议来确定对蒙古的态度,对内阁几人来说都是最为不利的结果,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在这件大事上发挥作用。

但是廷议的结果,也是最有效的,封堵朝臣嘴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