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881章 我有三策(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那就再等等大同那边的消息,不过这奏疏,就由肃卿送到宫里去吧,让陛下也知道大同事。”

李春芳开口说道。

“朝廷不对大同下令?”

这时候王遴问道。

“暂时不下,等他们的奏疏上来在说。

现在具体情况都没有,宣大已经下令戒严,已经足够了。”

高拱开口说道。

“不过,可以给三边总督王之诰下文,让他配合王崇古那边的行动。”

魏广德忽然插话道:“王总督过去是三边总督,延绥镇或许能听他的,可毕竟现在是王之诰总督坐镇,为了避免闹出边镇将帅不和,朝廷还是下文缓和下为好。”

“善贷此言大善,兵部给王之诰那边下文,要他们全力配合宣大行动。”

高拱直接就说道,也没有等李春芳的决定就好似定下来。

王遴、魏学增只是悄然对视一眼,看到其他人都没什么要说的,这就告辞离开内阁。

魏学增早就听说内阁派系林立,相互之间都不是很对付,而陈以勤致仕也是因此。

今日在内阁算是开了眼界,果如传闻中一般,高拱强势,竟是丝毫不给首辅李春芳面子,李春芳当面主意他就能一言而决。

等兵部的人走后,李春芳依旧是面不改色坐在位置上,旁边茶几上放着那份公文。

高拱这时候走过去,拿起桌上的公文开口说道:“那我就去乾清宫一趟,把消息禀报陛下。”

“肃卿,先前还在说的京察之事。”

李春芳出言提醒道,刚才高拱对以往的京城开炮,指责过去京察是在敷衍了事,事儿还没说完就插进来这档子事儿。

担心高拱忘记,所以李春芳才善意提醒道,先前的话还没有说完。

不过这个时候高拱却摇头道:“京察事由来已久,也不是现在最紧要的,还是先把大同事禀报陛下得知为好。

此事,可以另抽时间在和诸公详细说来,到时候我再写份奏疏交给诸公看看,若有不妥之处还往指点一二。”

高拱不打算继续说京察的事儿,但是话里话外却表达的很清楚,这事儿他还是要上奏,由皇帝做主,只不过要等他把奏疏做出来。

所谓商议,其实不过是让其他人看看,发现有不对的地方进行指正,而不是商议可行不可行。

强势推动此事,高拱很明显是已经下定了决心。

高拱拿着奏疏走了,其他人在这里待了一会儿,聊了几句也各自散开。

魏广德和殷士谵在回去的路上还在小声议论,“你觉得在大同和俺答汗进行一次决战如何?”

“叔大的主意,你觉得可行吗?”

魏广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如果不知道战事会在明年爆发,我或许还有担心,可既然俺答汗此时正在西征吐鲁番,等他秣兵历马,咱们的准备也应该做好了。”

殷士谵说道:“我倒是觉得可以一试,让兵部挑选天下精兵强将暗中调动,隐藏在大同周边,只要俺答汗敢来,就让他有来无回。”

听到殷士谵说利用这段时间暗中调集精锐兵马准备合围,魏广德倒是对殷士谵刮目相看。

如果战事紧迫,和蒙古人决战绝对不是最佳方案。

不说调动兵马良莠不齐,就算计划进行顺利,可军队没有战力也粘不住敌人,等不到友军赶到形成围攻之势就突围而去也是枉然。

合围,自然是要集合优势兵力,可因为是四面布防,优势兵力也被分散,所以如果没有强大战力的军队,合围之势一捅就破,合围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大同周围虽然山脉很多,但大多是山脉的末支,地形已经从山地变换成丘陵,用这样的地势要想封锁蒙古人的去路,何其难也。

另外一个很大的阻力就是传令,要形成合围,合围兵马不能离大同太近,否则很容易被蒙古人探马发现,但是又不能太远。

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要让各路人马在几乎同一时间出现在大同左近,其实也是非常难的。

不过因为是在大明地界上,要完成这样的调动还算好,应该是可以勉强实现。

实际上,汉朝及明初,都是几路大军进入草原合围敌人,那风险才叫大。

没有通讯手段知道友军的情况,只能按照原定计划行事,任何一路大军出现问题,对其他部队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因为迷路、天气等原因,这样的大型军事行动大多数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不过只要成功就必然是一场大胜。

魏广德在脑海里反复盘算着大同会战的可能性,不过最后还是觉得难度有些大。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其中从洪武到永乐,明军数次北伐,蒙古人已经被打破了胆。

别看之后发生了土木堡一战,但蒙古人的势力一直都没有能够恢复过来。

而这点,蒙古人之后的领袖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一直都刻意回避和明军爆发大决战。

他们现在更擅长的还是突袭,利用明军没有防备突然发动袭击,就算突破边墙,也多是在南下一段后就开始四处抢掠,在明军援军赶到前返回大草原去。

于是,魏广德站下来,就把这个情况和殷士谵分析了一下,“其实不是明军怯战,而蒙古人其实更加怯战,担心和明军发动决战。

我们输一次,还可以调动其他兵马再战,而蒙古人只能赢,输一次他们就要元气大伤,至少几十年时间才能恢复。

所以,想要在大同和俺答汗决战,不是我们想不想,而是俺答汗会不会干这种事儿。”

“那你的意思,俺答汗很可能不会派出大军威胁大同,让我们把人送回去?”

殷士谵皱眉道。

“或许会制造大兵压境的局面,但不会真打起来。”

魏广德想想才说道,“仗打大了,对蒙古人不利。

何况,把汉那吉不是也说了,草原上各方势力其实已经有不稳的迹象,俺答汗的儿子之间,还有和逃到北面的白莲教徒之间,以及部族之间都是矛盾重重。

这次西征吐鲁番,一是为了获得资源,抢掠,二就是转移部族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看向外面。”

说到这里,魏广德忽然住嘴,左右又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才靠近殷士谵耳边低声说道:“之前我曾在陛下处见过一封书信,是一名暗伏板升城的锦衣卫密探带回。

他在板升身份暴露被抓,但并没有被赵全、李自馨处死,而是让他带回一封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