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865章 提督和总理(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这么多人争夺的位置,皇帝圈个人出来,人家还嫌弃不愿意上任,那就打一堆人的脸了。

现在内阁里,也就是李春芳和魏广德没有提名都察院左都御史人选,竞争是真的激烈。

第二日,隆庆皇帝陆续召见其他阁臣,谈了什么魏广德不知道,但是估计和曹邦辅有关,毕竟高拱等人回来时候的脸色,貌似都不怎么好。

不过,礼部那边终于还是收到南京的消息,急急忙忙把消息送入宫中。

徐鹏举以正德十三年袭爵,十六年守备南京,掌中军都督府事,奉祀孝陵,嘉靖四年加太子太保至是卒,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对于魏国公府上奏,徐邦瑞奉徐鹏举遗命辞葬请祭谥的奏疏,隆庆皇帝当然不允,命礼部按照会典公侯祭十六坛予以祭祀。

在徐江兰启程前往南京吊唁后,魏广德在内阁也收到了南京曹邦辅的回信,果然是坚辞,不愿意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官职。

“这怎么办?”

殷士谵现在头都大了,因为隆庆皇帝有意让曹邦辅接任左都御史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已经传遍京城,只能说皇宫就是个大筛子,什么消息都屏蔽不了。

“按照回信,不两日他再次乞休的奏疏就该到京城了,你倒是想个办法解决眼前的麻烦。”

殷士谵得到回信后先去了陈以勤那边,然后两人就到了魏广德值房商量此事。

“这个事儿,真是......”

魏广德也有些挠头,主要还是皇帝要升他官的消息已经传开,这个时候上奏乞休,可真有点打脸的意思。

知道的明白,这是曹邦辅知道自己身体原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对皇帝有怨言。

还好,毕竟是都察院的人,科道言官还不至于因此就上奏弹劾他。

现在得想个位置安置曹邦辅,要是装作什么也没发生,是不行的。

“他做过蓟辽总督,懂兵事.....”

魏广德回忆曹邦辅的为官经历,就是想要找个合适的官职。

别说,还真给他想到一个官职,可以解决当下的麻烦。

“记得日前,科道官魏体、尚德恒以戎政更新,请亟推协理大臣。

湖广道御史陈于阶也上奏,言营兵数年以来,将非其人,积弱已甚,反今不加慎选仍使纨绔,因而握符庸懦得以滥等,则营务必难改观,训练终无实效,乞比照近举边材事例,令科道各举其人。”

魏广德的话让陈以勤和殷士谵一时有些糊涂起来,不明白魏广德话里的意思。

魏广德看两人表情,就笑道:“之前有言官弹劾霍翼,其实就是因为京营更迭之事,当时霍翼坚持原样不变,虽然陛下并未允霍翼辞职,但三大营视阅一职也没有任命。”

视阅,其实就是原来的协理,负责监督京营训练的官员,以往都是用兵部侍郎或者右都御使担任。

“你的意思是,让曹邦辅做京营......提督?”

按照现在内阁和兵部商议,京营再次改动军制,设文官提督一职,监理京营各军,裁撤原来的协理京营戎政。

提督,自然是比协理高一级的,不管曹邦辅平职调动担任京营提督还是升左都御史提督京营,貌似也都说得过去。

“提督京营也行,如果霍翼去职,倒是可以由他顶上。”

殷士谵抚须含笑点头,觉得把人调任京营貌似也不错,可以看着兵部那边,一旦有了空缺就可以补上。

“呵呵,你还想让人管兵部,都察院可比兵部差吗?”

魏广德摇摇头失笑道。

“等两日曹邦辅奏疏到了再说与陛下此事,看来葛守礼做左都御史是没有障碍了。”

陈以勤也是笑道。

转头又对殷士谵道:“下次举荐人,先和人说一下,免得又有今日之事,实在是被动。”

“对了,工部不日就要上奏,请启用原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潘季驯为总理河道,若是陛下问起,还请多美言几句。”

魏广德这时候开口说道。

前些日子得到准信,潘季驯视察黄河下游多处河道后,已经有了新的治水大略,在看过工部现在的堤坝规划后,其中又有一些修改,但大体已经完成。

既然有了新的方略,自然工部就要给潘季驯落实权利,否则治水大略就会成为空谈。

“潘季驯,总理河道,我没意见。”

此前,魏广德就和他们通过气,知道工部朱衡打算让潘季驯试试,看看他的治水方略如何。

毕竟此前他耗费朝廷钱粮进行的治水,目前看来是失败的。

“这事儿我也私下找人问过,当下懂治水的官员还真不多,特别是黄淮一线,几乎没人敢去赴职,皆因黄河难以治理。

既然善贷找到了潘季驯愿意一试,自然是最好的,朝廷也不可能一直放任大河失控。”

殷士谵说道。

“其实,一开始我问过,是否安排他出任漕运总督,可漕运毕竟只涉及一小段黄淮水道,还管不到黄河河道。”

魏广德又解释道。

“你是想用漕运的银子治水吧,难。”

陈以勤听明白了魏广德话里的意思,朝廷没多少银子了,有银子的衙门非漕运衙门莫属,若是让漕运总督总理河道,届时就可以挪用漕运资金修缮河道,这样就可以缓解银钱不足的压力。

不过真这么做了,怕是阻力也会非常大。

“漕运不能动,这关系到京师和九边。”

殷士谵也是附和道。

漕运衙门负责着京杭大运河的管理,还有就是漕粮的运输。

漕粮,过去主要是保障京师的用度,不过在盐法变更后,边镇粮草也开始要从漕粮中划拨,所以事关重大。

至于漕运所得的银子,除了从运河沿线收取的赋税外,支用主要都是围绕河道维护,而在漕粮断绝的时候,也会雇佣大量车马,通过陆路转运漕粮济京。

当然,这样劳师动众的情况发生的很少,毕竟所付出代价过大。

但是,陆路转运漕粮的道路,漕运衙门也有关注。

都说明朝穷,但实际上穷的只是户部,户部的银子要支应朝廷的一切花销。

但是,明朝六部及其他衙门,也都有自己的账本,可以向各地摊派税银,所得也是入各自衙门。

所以,户部没钱,可工部、兵部等衙门库房里却有银子,皇帝不问也没人会说。

修河工,本应是工部出大头,缺额找户部,不过朱衡却是把主意打到漕运那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