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840章 坑货(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而张居正则是着眼于当下,他觉得既然发现问题那就想办法解决问题,赋役制度不合适那就改行一条鞭法,官府人浮于事那就推行考成法提升效率,河道堵了就疏通,朝廷没钱了就清丈天下田亩增收,把隐田找出来.....

作为从下面上来的人,自然深知民间那些事儿,虽然知道其中阻力很大,可因为利国利民,所以他不惜压制皇权也要强行推动。

而魏广德想做的,确实用来自后世的观念,想要从根本上慢慢改革,把朱元璋定下来的不合适的东西都抹除。

想要把大明朝从封建社会一步跨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肯定不合适,那就先往资本主义国家靠拢。

经济发展了,大明朝的财政危机才有可能化解。

说白了,不是明朝皇帝笨,不知道找钱,全是被朱元璋定下的条条框框给束缚住了。

大明朝需要的是一个有气魄的皇帝,敢大胆改革的皇帝。

不过对于眼前这位,魏广德还是知道,隆庆皇帝可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行事只能小心谨慎,一点点来做,即便最后做不成,也无所谓。

魏广德把想说的都说了,隆庆皇帝却是坐在御座上一言不发。

开矿这个事儿,其实凭借一道旨意下去就可以做,而不需要和朝廷官员商议,只不过每次开矿后的结果来看,貌似都是以惹出大事收场。

隆庆皇帝怕麻烦,为了收点钱把老百姓逼反了,还要倒贴银子平乱。

权衡好半天,隆庆皇帝才开口说道:“这样吧善贷,你刚才说的那些,回去写个章程交给朕,朕也要好好琢磨琢磨,兹事体大,不能随便下结论。”

“遵旨。”

魏广德低头答道。

皇帝不表态,魏广德也不觉得有什么,无非就是浪费了点口水,对他其实也没什么损失。

“你能不能给朕透个底,朝廷收入,宗室占几成,军饷又是几何,朝廷的收入到底是怎么支出去的。

户部奏疏虽多,不过朕看过以后感觉头都大了。”

隆庆皇帝又开口询问道,他现在已经是越来越觉得宗室开支是个大麻烦,必须尽快有个处理方案出来。

魏广德听了皇帝的询问,低头又估算了一番,这才开口说道:“国家收入,宗室支出大约占三成,军饷两成,宫里一成,剩余四成则是官员的俸禄和各种工程开销。”

明朝不仅养着庞大的宗室人口,其实官员及依托他们生存的群体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后世都说明朝用几千万人口供养十万官员,看似比例不高,但实际上衙门里还有大量的临时工存在,他们其实也是受百姓供养的。

只不过朱元璋定下的编制就那些,十万人也只是官,吏和差役却不在此列。

同样的,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限定宫廷内宦官的数量为60名。

60人,这一数字极为匪夷所思,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只包括了有一定品级的宦官,而不包含大量没有品级的内侍。

“宫里占一成?那是多少?”

隆庆皇帝只管花钱,时不时也问问自己内库的情况,可宫里一年要花销多少银子还真是没多少概念。

“二百万两左右。”

魏广德答道。

隆庆皇帝再次皱眉,二百万两吗?他在回忆之前数次向户部下旨要银子的数量。

是的,大明朝的财政收入并不是三百万两,三百万两这个数字只是朝廷金银收入,而不包括实物税收。

如果按照当时物价本色合计的话,大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应该是在两、三千万两,这个数据大抵和清初康熙朝国库年入四千余万两银子相当。

至于到了乾隆那会儿,国库年收入最高达到八千万两银子,那就是白银大量流入造成通货膨胀有关。

毕竟现在大明朝和那时候的物价比较,但说粮价,现在一石粮食不到一两银子,而乾隆朝是一两半,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唯一不同的或许就是清朝的宗室政策比大明朝好一些,很好的解决了宗室问题。

清朝政府在中前期的财政支出中,军事开支占了一半以上,几乎相当于把明朝的军费和宗室禄米全部用来供养军队,而军队也在这一时期为清政府开疆拓土,占据大片土地。

另外就是宫廷的支出,在乾隆朝以前,清廷宫廷开支每年不过数十万两,而到了乾隆朝才猛增到二百万两,和明廷时期不相上下。

当然,皇宫的开支,水分也是极多,毕竟宫里住的都是贵人,吃穿用度都是要最贵的。

虽然感觉宫里的花销太大,不过隆庆皇帝可不会去想减少支出,那是亏待自己和枕边人的事儿,不能做。

不过宗室那里,要是能想办法减下来,那财政不就宽裕了。

当然,很快他就回过神来,宗室禄米也只能想想,真要做了,怕他的乾清宫第二天就会被藩王府的奏疏淹没。

“当初还在裕袛时,朕记得就有过让你想办法解决禄米问题,朕登基后也曾提过此事,现在可有章程?”

既然知道宗室问题很拖累朝廷,隆庆皇帝还是想问问,看魏广德是否有办法解决此事。

“陛下,宗室的事儿有《皇明祖训》约束,实在很难动,除非陛下有心更改其中规定,比如运行宗室行四业之事,让其能自食其力,朝廷不再发放禄米,否则很难。”

之前朝廷官员也上了不少的奏疏,都涉及宗室改革,但是除了折色外,大多都被搁置,因为都触及朱元璋定下的政策。

还有为了平息宗室不满,解决禄米不足,就是从周边各省输粮,总之就是哪里出事就想办法给那里送点禄米了事,无非就是在发放禄米的时候增加折色,用宝钞替换禄米。

明朝可以改的东西太多了,魏广德有时候都觉得无从下手。

但知道归知道,这些动作最终都绕不开朱元璋这个坑子孙的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