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667章 广德之野望(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张居正所提“六事”,虽谈不上是具体国策,却道出了明朝自“仁宣之治”后出现在明朝上层建筑内部的种种矛盾。

这些矛盾有文官集团和内监集团之间的矛盾、文官集团和皇族统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以及明朝的国防危机和武备松弛问题。

本质上来说,这些矛盾和问题绝大多数在这篇奏疏中所体现出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及问题。

虽然已经看了几遍,可魏广德依旧觉得没有能够全部理解张居正疏中深意。

于是,自然而然,魏广德打算今晚不仅要去陈以勤家里,和他讨论一下,貌似还应该回家后再仔细揣摩一番。

不过,等晚上他从陈以勤府里出来的时候,手里不仅还拿着张居正的《陈六事疏》,竟然还多了一本高拱的奏疏,名为《挽颓习以崇圣治疏》。

这本奏疏是高拱在嘉靖四十五年末完成的,还没来及得上奏嘉靖皇帝就驾崩了。

此疏中,高拱总结二十几年来他体验和观察到的当世之时所存八大流弊:坏法、黩货、刻薄、争妒、推委、党比、苟且、浮言,还提出了针对八弊的改革方案,言“舞文无赦、贪婪无赦、崇忠厚、奖公直、核课程、公用舍、审功罪、核事实”,简称《除八弊疏》。

只不过高拱上奏此疏给隆庆皇帝的时候,他正被“委以重任”为嘉靖皇帝抄书,所以并不知道,也没有看过高拱的这本奏疏。

他没注意,陈以勤自然不会放过。

在陈以勤看来,两人的执政理念是有颇多想通之处的。

谈到此处,不仅让魏广德想起当初高拱和张居正关系似乎还非常亲密。

不过相对来说,魏广德在看了高拱《除八弊疏》后感觉,似乎高拱比张居正还要理想主义一些,其中如治贪婪和崇忠厚、奖公直等其实就很难分辨,完全就是凭借主官的个人判断。

首先要保证主官没有这些毛病,才能让他的政策得以推行下去,而这非常难。

回到家以后,魏广德也只是在后院看了看,就一个人钻进书房里,拿着两本奏疏研读起来,想以此了解两人的区别。

又看了两遍后,魏广德还真发现了一些不同,那就是在整顿吏治方面。

张居正更多的是谈到让官员勤政,虽也讲纲纪,却似乎有意无意并未说到要严刑峻法,把贪官污吏如何。

这或许也是因为当今大明朝,要找出足够的清官,似乎已经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

既然没有,那还不如让贪官做事,不再渎职,再通过考察,把做坏事、不合格的官员清理掉。

而高拱则是对贪官污吏是要痛下杀手的,而不是像张居正那样,把贪腐先放在一边。

由此,魏广德不得不想到去年满朝倾拱的盛况,官员们到底打的什么心思,其实已经昭然若揭。

“挽颓习以崇圣治疏,呵呵”

魏广德嘴角扯出一抹幅度,心想,若是嘉靖皇帝真看了这份奏疏,只怕当时就会把高拱给撸了,直接撵回老家。

至于原因,自然是你敢在英明神武的嘉靖皇帝面前说他的江山充满颓习,还要他高拱来力挽狂澜。

于是很快,魏广德就把高拱的奏疏放在一边,专门研究张居正的奏疏,因为他觉得貌似张居正更接地气一点,有操作性,至少不会遭到满朝大臣的围攻。

第一条省议论,针对当下朝廷作决策时,总有很多人反对。

无论有多完美的方案,他总能挑出不少毛病,批驳得一无是处,你让他说出对策时,他又说不出来,只顾将别人贬损得体无完肤,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得自己有本事。

由此的结果,就是让陛下拿不定主意,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任何一种决策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应该看主流,要权衡利弊,经过努力,只要能做到利大于弊就行了。

如果事事斤斤计较,成天陷于无休止的争论,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有可能激化矛盾。

臣工们上奏章时,要直奔主题,不绕圈子,专心本职工作,少争论。

这条,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张居正针对的是明朝盛行的言官制度进行的一定限制。

朝廷专设了御史和给事中,这些官员品级较低,却拥有监督和弹劾高官的权力,而且喜欢事事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基本都是反对意见,只知道揭短不知道建言。

第二条振纪纲的目的,不仅是希望朝廷恢复原本的律法,更是对嘉靖皇帝当政四十多年时间里,赏罚不明,凭他的喜好,将大臣们升官或下狱这种行为进行的批判。

有罪无罪,全在皇帝一念之间,有司形同虚设。

之后的重诏令,就是要求各衙门接到了命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

如果完成不了,就要局面说明理由,并拿出解决方案。

对各种命令要登记造册,完成后勾销。

没有完成的,要追究责任,根据官员完成任务的效率来考评优劣。

张居正的办法就是斩断各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接到了命令就必须给出严格的说法,然后按照你的说法监督你执行,谁也不许消极应对。

换种说法,就是通过标准的文件格式来明确责任,量化任务,既便于督促,也便于考核。

第四条的核名实,国家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靠名气判断人才的方法,会造成那些踏实做事的人得不到晋升,相反那些夸夸其谈的我,往往能升官。

长此以往,大家都不愿意做事,办事效率低下。

对于任满一定年限的官员,要进行精准考核,综合其各方面的政绩,按照“称职”、“平常”、“不称职”的等次,调整职位,奖罚名爵。

在这其中,张居正尤其提到佐贰官的升迁,九年考满的官员,说明能力很强,就应该给予在本部升迁,而不是衙门之间相互调动。

第五条固邦本,其实就是解决财政窘迫之道。

财政是国之基石,老百姓的经济状况和合理的税制,又是国家财政的基础。

嘉靖朝的后十多年严嵩把持朝政,疯狂贪腐,嘉靖皇帝潜心修道,不问政事,民穷财尽。

地方豪强兼并田地,将赋税负担转嫁给底层民众,使国家财政雪上加霜。

张居正希望抑制豪强,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主张厉行节约,崇尚简朴,以民为本。

当然,每次看到这条时,魏广德的目光都会在那段所谓的名句“攘外必先安内”上盘桓片刻,不过这次,魏广德虽没有移开目光,却是直接闭上眼睛。

这条最后几句话,魏广德似乎闻出了一丝血腥味。

隆庆元年时,因为国用不足,都察院派遣大批御史赴各地分道督赋,也就是催收各地赋役。

而张居正已经知道,这样做的结果,“若求其害财者而去之,则亦何必索之于穷困之民,以自耗国家之元气乎”。

“今欲措理其道何由,今俗侈糜,官民服舍俱无限制,外之豪强兼并,赋役不均,花分诡寄,恃顽不纳田粮,偏累小民。”

魏广德猛的睁开眼,眼睛不由得盯住其中一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