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456章 破门宰相(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说是土着,魏广德知道,后来这些人被称为高山族。

既然东番岛已经纳入大明,名义上归属福建布政使司管辖,但实际上福建官府根本就没过问过。

实在不想去管那地方,太穷太破,去了怕还要被打秋风。

“让福建御史监管吧。”

张居正摇摇头说道,他现在还在考虑南北两京国子监到底有多少监生,能不能满足这次大造黄册之任。

不行的话,今年就的向宫里请个恩旨,增加两京监生人数。

这些,不需要魏广德负责,吏部的事儿,张居正把的严实。

“另外还有个事儿,就是修订一条鞭法后是否定为永制。

若是开了口子,让地方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变动的话,怕是百十年后又会变回来。”

魏广德忽然开口提道。

“善贷,你这是何意?”

张居正不解问了句。

“此次按照实际人口就比如两京十三省人口九千万计算丁税,统统编入一条鞭法,可以后人口增加减少又该如何?

就算田地不增不减,人口总是要变动的,按说人口增加,摊入田亩的丁税也该增加才是。

可若是地方上下次编造黄册,人口又减下来该如何?”

魏广德苦笑道。

他其实已经能够预料,一旦他和张居正不在了,大明的人口怕是很快又会减少到只有几千万人。

在皇权不下乡的年代,地方上可以操作的空间太大了。

乡野百姓愚昧无知,朝廷就算给他们上等优惠的政策,他们怕也不懂,多半会被地方官吏、士绅操控。

“你待如何?”

张居正一蹙眉,又问道。

“以此次重造黄册为准,定下各省田地税赋为永制,以后人口增减不变,奏请陛下下永不加赋诏书。”

魏广德想的就是定死农业税这块,不管田地是否撂荒,反正都按照这次清丈的数字计算田亩收税。

地主的地,就算撂荒不种了,只要地还在你名下,就得给我把税交了。

每亩地的赋税都一样,不论任何条件变化,都按照一个数量收税,算是定下土地赋税的上限。

下来,如果地方上开垦皇帝增加了,按照各府县税额,那也只能往下调减。

分母不变,分子只准涨不准减。

“这也符合太祖当初定下永不加征赋税之意,我们不过是在2950万石赋税基础上,在税赋里增加了地方杂税和丁税。”

魏广德继续说道。

洪武年间,大明朝每年赋税收入大致在2800万石到3200万石之间,于是朱元璋按照这个数字确定大明朝每年岁入2950万石定位永基,行永不加征旨意。

实际上,此赋税的征收一直持续到三大饷开征才被打破,此前二百余年大明朝廷岁入粮赋大致都是这个数。

此次地方杂税摊入,更有丁税摊入田亩,粮赋必然大涨。

魏广德提这个事儿,自然也是堵一些人的口,免得他们说朝廷与民争利。

实际上,这利那是百姓的,都是出自士绅豪强之手,毕竟他们才是大地主,而粮赋皆出自土地上,就是他们承担下所有。

“最起码,定下永不加赋旨意,以后编制黄册和赋税无关,也就没什么人动歪心思,想来朝廷也能收到最真实的数字。

真实人口,虽然平常因为剥离了丁税,已经毫无意义,但若遇战时,则可根据黄册勾选民户入军,也是国家大事。”

魏广德继续说道。

现在大明已经没有再进行大规模人口迁徙,明初那会儿可是按照黄册迁徙不少民户的。

魏广德不提,那是暂时看不到什么地方可以供百姓迁徙,可几十年后的小冰河期,怕是就不得不考虑将西北民户迁徙到吕宋、缅甸等地去了。

现在不做,那是因为做了也毫无价值,只是劳民伤财。

而且那些地方新附,局势也不稳定。

“这次阁议,所说都是未来数年朝廷的主要政事,诸位下来再想想,若有什么好的提议或者发现有不妥之处,尽可抽时间在阁议时提出来。”

张居正开始总结发言,魏广德的建议不错,张居正都能接受。

他也在思考如何防范后来人把制度又改回去,虽然说永制,可人家也能变着法变动。

魏广德建议定死每亩田地的税赋,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永不加赋的诏书,小皇帝也一定乐意发布。

只不过今天谈定的事儿比较多,张居正也想回去再好好想想,确定没有疏漏再执行。

散衙后,魏广德被张居正留下来,在值房里又聊了几句,重点自然是定死税赋,张居正对此有点顾虑。

想法好,但执行怕有些难度。

“其实此法严格说来不该如此的。”

听到张居正的顾虑,魏广德也坦言道,“所谓上等田地,那得照料好,可种植久了地力难免退化,成为中等田地,甚至下等田地。

但若不定死,把权利交到地方上,难免多生波折。

就好像叔大你行考成法,本意是提升官员效率,可他们办事儿还是拖拖拉拉,倒是在征税时雷厉风行。

末了,锅甩在你头上,呵呵,听说江北百姓可都称你为破门宰相。”

魏广德的话,就是张居正骂名的来由。

张居正要求官员做事雷厉风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赋税征收。

于是,地方官员们为了按时完成赋税征收任务,在下面很是做出不少出格之事。

事发后,背锅人就是张居正。

张居正要求他们按时征收赋税,可按说大头绝对在士绅头上,小民有多少赋税。

但因为地方上灵活执法,反正最后倒霉的还是小民。

今下午商议久了,张居正难免感觉一丝劳累,在苦笑声中,他拿出一壶鼻烟,倒出一些于手背,直接放在鼻下吸了口,随后连打几个喷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