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344章 邀请(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1344邀请

做事情得借势,一味蛮干是不行的。

魏广德一开始还是想过要借着朝臣的反应,极力反对禁书院一事。

可没想到谭纶一份分析,直接把他以为一块铁板的读书人分割成几个部分,然后逐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来,只会有江南部分地方的官员会坚决反对此项政策,完全不是他想到的那样,群情汹涌,激烈反对。

既然不能借势,魏广德自然就熄了和张居正争上一争的意思。

本身胜算也不大,何必自讨没趣。

但是既然张居正已经看穿了这一切,决心坚定推行,拦不住自然就要把影响降到最低,给江西那边打招呼就成为必然。

“现在看来,也只能如此。”

谭纶低声答道。

江西因为学风自由的关系,就算是理学门人,其实也不会看不起心学门人,毕竟正统一直在他们心里放着压根不理会那些上蹿下跳的心学门人。

要争的是他们,而不是理学的人。

所以表现在他们身上,那就是显得心胸宽广。

至于那些要和心学一争高下的理学门人,大多都是心学扩散到他们那地方,自然是想不通的,才会激烈反击。

江西早就过了这个过程,理学心学在江西各过各的,互不打扰。

这其实也是许多心学门人,特别是泰州学派何心隐四处讲学的原因。

江西,想学心学的已经入门,他们要继续扩大心学的影响,就只能前往其他省份讲学,吸引学子学习。

“我听周守愚说,何心隐最近两年应该是去湖广传播心学,十有八九是他说了什么话,传到首辅耳朵里了。”

江治这时候开口说道。

“想来也是。”

魏广德点点头,之前他就有所猜测。

那些人,为了吸引学子,讲学的时候那是什么话都敢说的。

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肯定也就在这个时候说出来了。

“尽人事听天命,其他的我们也管不过来,总不能因为这个就和他在朝堂上恶斗一场吧。

最后结果,怕也不过是其他人站在一边看了笑话。”

隔日,果然都察院御史上奏反对禁讲学禁书院的奏疏就抵近通政使司。

不过,张居正显然也早有应对,就在当日,支持新政的奏疏也源源不断投入通政使司。

大量奏疏涌入,让今日送到内阁来的奏疏大增。

魏广德看着书案上两摞高高累起的奏疏就直皱眉,东西就是那些东西,只不过是不同人写出来而已。

与其说他们是看奏疏里写的什么,不如直接看奏疏是谁写的就好。

“芦布。”

魏广德终于不想继续看下去了,对着门外喊道。

“老爷,我在。”

芦布快步从屋外跑进来,站在书案前等候吩咐。

“把这些奏疏,挑出关于议论禁书院的奏疏,送到隔壁去让他们按照这两个进行票拟。

只把支持和反对者的名字分开记录,最后把名单交给我。”

魏广德可不愿意做那什么无用功,直接把这些奏疏丢出去让内阁里舍人帮忙处理。

“是,老爷。”

得了魏广德吩咐,芦布急忙按照他的命令将奏疏分类放好,一下子,面前的奏疏就少了大半。

“拿走拿走,最后把名单送给我看就是了。”

魏广德挥手说道。

等芦布把那些奏疏都拿走后,看着面前不多的奏疏,这才觉得心情好起来。

正如谭纶所说,最初两日,奏疏满天飞,由都察院御史打头,各衙门不少官员也跟着上奏议论,但是就京官巨大的体量来说,魏广德也注意到确实参与的人并不算多。

是的,大部分人似乎都在袖手旁观。

其实正如谭纶所说,学理学的官员,私底下议论以后竟然觉得是好事儿,毕竟现在书院那里大多已经成为心学的地盘,心学的学者利用书院大肆讲学招揽信徒,以壮声势。

而理学,则多是通过私塾、官学传播,成为主要的宣传阵地。

禁讲学禁书院,其实针对的就是心学。

显然,张居正是因为写信那帮人自褒贬时政,大肆攻讦他这个首辅已经感到不耐,故而才有此项政令诞生。

既然不是针对理学,对他们还有好处,为什么要帮着心学弟子争论此事。

由此,朝廷里那些理学官员都自觉的保持缄默不语,任由心学门人闹腾。

而在张居正最为关注的江西圈子里,上书反对的官员不是没有,但是却不多。

张居正早就吩咐人关注通政使司那边上奏官员,并专门有个名单交到他手里。

现在看来,大部分江西官员,特别是五品以上江西官员基本上都没有说话,张居正稍微思索便知道,隔壁那位应该也看明白了,就算反对,也不会有太多人站在他那边,而是会单独聚在一起,看他们争斗。

“呵呵,善贷还算是个明白人。”

张居正在心里想了句,随即轻蔑一笑。

要说一开始,魏广德持反对禁书院的时候,他还是有些紧张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回家细细一琢磨,张居正就发现了其中的破绽,那就是这份奏疏其实也是双刃剑,杀的是心学而利的是理学。

所以,首先就将朝堂上理学官员们刨出去了。

就算有个别不长眼的,也成不了气候。

张居正相信,朝堂上那些理学大家们会压服下面的官员。

毕竟,那些理学大家虽然平时看似行云野鹤,不计较追名逐利,但是当初心学门人跑到京城讲学时,可也没少发生心学和理学之间的辩论。

心学之所以能发展迅速,和这些辩论活动是分不开的,因为辩论的结果大多有利于心学。

相对来说,心学确实比较偏实际,这也是他和他老师都学习过心学的原因。

相比理学那些云山雾罩,心学确实有过人之处。

不过,他张居正学的是儒学,才不管什么理学、心学,能够为他所用都是儒学。

至于奏疏里有人指责他以权代儒,他也只能呵呵。

那不过是心学门人在绝望下的哀鸣而已,根本无伤大雅。

等上两年,福建和其他几个主要大省完成清丈工作,朝廷赋税大增后,朝廷日子好过了,谁还记得这茬儿。

张居正就是这么想的,那些人要弄权贪银子,可不先得让朝廷有财政收入,宽裕起来才行吗?

自己的改革措施可以大大增加财政收入,让这些官员可以活动的空间更大,到时候怕是只会更加支持他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