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剑诀

第774章 内心有缺(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苍穹剑诀》最新章节。

到目前为止从无失利。

晚辈将这种天赋异禀,称作通心之法。亦称作通心术。”

“通心之法,通天术……迄今为止,从未有过失利……”朱九喃喃自语,跟着念叨。

他表面上镇定自若,心中却波涛汹涌,如同怒海狂涛。

“是!”纳兰心恭恭敬敬的点头,不敢有任何多余的话,心中却在暗自思索,揣摩朱九的心思,不知自己会落得怎样的下场。

“那若是他人有了防备之心呢?”朱九若有所思的问道。

“有了防备之心,同境界之下,依然无效,只要在近距离范围内,我依然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探查他所有的内心世界。

除非,对方有特定神通。

倘若对方的精神世界远远丰厚于我,则成功率大减,风险也大为提升。”纳兰心认真的解释。

朱九若有所思的点头。道:

“若是所料不错,你这种天赋一旦施展,便会对自己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也就是说,施展条件极为苛刻,不可能随时随地,毫无条件的施展。

我刚刚失神,回想过往,所以才会被你乘虚而入,即便如此,你也差点丧生。

若非你体内隐藏的那一件器物,替你死过一次,你此时,便是神仙下凡也根本难救了。”

“前辈说的不错,晚辈刚才的确是趁虚而入,否则以前辈的内心世界,以前辈的经历,以前辈的精神力,以及前辈的意志坚定,晚辈绝没有半点可能成功。

但……”

纳兰心话至此处,突然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但讲无妨。”朱九淡淡的说道。

他依然负手而立,眼眸深邃,凝望虚空。

整个人衣袍猎猎,发丝张扬,目光坚定,眼神犀利,脸上神情更是刚毅无比。

整个人如同谪仙临尘,高高在上,似要乘风归去。

更如同剑主转世,剑气浩荡万万里,主宰世间沉浮。

那股出尘之气,让人一眼不敢直视,心神景仰,欲要俯首称臣。

纳兰心见状,心中悄然泛起丝丝涟漪,心湖荡漾,久久不能平静。

看着这个身材修长,样貌俊朗,神情无比刚毅的朱九,她竟然痴了,呆了,醉了。

有生以来,出现了第1次心动。

这个男人,实在是很难让人不心动。

在想起自己刚刚的窘态,她不由得再次俏脸通红,直指脖颈,心中羞怯,悄悄的低下头去,根本不敢直视,脑海中悄然浮现出一片旖旎的画面,整个人心跳如鼓,如雷声轰鸣。

“在别人面前走神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幸亏我对你并非怀有杀心,否则,你早已经死了千百次了。”朱九淡淡的提醒。

听到他的话之后,纳兰心悚然一惊,连忙收敛心神,但还是难免心中激荡,心湖涟漪泛滥。

为了掩饰自己心中的尴尬,她连忙道:

“这也正说明前辈的内心有破绽。”

说完之后,纳兰心突然愣住,整个人瞬间紧张了起来,心跳再次如鼓,但这次,却并非激动,而是紧张所致。

她话说出口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言语有失。

很有可能因为这句话,再次引来杀身之祸。

毕竟,如这种高人,所经所历不知凡几,纵然有缺,却也不是他人可以知道的,这就意味着他有软肋。

想要完美的掩饰自己自身的缺点,就是毫不留情的杀掉任何一个知道自己缺点的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灭世苍穹之傲天狂尊
灭世苍穹之傲天狂尊
沈傲天最初一心只为天下百姓安生,到最后三大势力之战时,拼尽全力获得胜利,但是却失去了挚爱之人,遂放弃所有,坠入轮回,辗转千世均未寻到所爱之人,万念俱灰之下彻底置身轮回,遗忘今世凡尘……后副盟主因宗门遇到大难,无奈之下穿梭时空,唤醒其前世记忆,并告知宗门大难,其觉醒后,重归宗门,最终成为时空强者。
有幸三生
不灭人皇
不灭人皇
王之极号人王,皇之极号地皇、帝之极号天帝……圣人已逝,尊者难觅,天地杀劫又起,神魔鬼妖再现,少年不易其志,不变其心,攀武之极,逆乱苍穹。
帆影
最强赌约系统
最强赌约系统
关于最强赌约系统:第64章屈辱的回忆灵根的秘密“可笑我们泱泱神州一直认为灵根是虚无缥缈天地福祉,无处可寻!而这些夜魔却在我们神州子民身体中发现了原来灵根本质,灵根原来就是我们泥丸宫上的天道印记,这道印记的强弱便决定了灵根的品质!是天地赐福神州大陆部分子民的礼物,这些夜魔便通过大量实验,将这道印记从活着的神州大陆修士泥丸宫上移植到他们身体之上,手段之残忍简直令人发指!这三百年中保守估计神州大陆中近
带走那快乐
苍生界令
苍生界令
问:‘《苍生界令》这本书讲的是什么?’答曰:“这本书讲的是一方源界,一种令牌,以及一段苍生过往。问:‘那这本书有什么好看的?’答曰:“这个问题嘛……相逢即是缘,不如先听老朽讲一段泽被苍生的往事;述一篇这芸芸众生不负韶华的精彩过往;说一场轮回大变的世道;叙一回这先天神圣与诸天神魔的恩怨纠缠;道一句‘生死有命,众生皆苦,天命有序,然,世事无常!’
鬼谷持枢
天空武者
天空武者
龙钥体内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力量,天空的召唤点燃了他的武者血脉,金色光辉中他仿佛触摸到了天空的边缘。随着神秘声音的呼唤,“醒来吧,天空武者!他缓缓悬浮,背上展开宏伟翅膀,准备在无尽的天地间翱翔。
龙少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