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海孤帆首部曲稚梦成真》最新章节。
我常听到打过淞沪和密支那战役的士官长提到马六甲这个地名,我在历史书上看到过,那是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的舰队,在1409年启航探索未知世界之前,停泊补给水和食物的地方,但没人知道它确实的位置。军中没有地图,我们根本不知道马六甲究竟在缅甸的北方或南方。
事实证明,当日本对太平洋地区的西方殖民者发动战争时,马六甲是第一个遭到攻击的地方,而且是在轰炸珍珠港之前。马六甲是南中国海进入印度洋的门户,地处马来西亚南部海岸。从这里,日军攻占了东南亚所有西方殖民地:美属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法属中南半岛,以及英属婆罗洲、新加坡、马来亚和缅甸。
珍珠港事变发生,美国损失了一支舰队;马六甲沦陷,亚洲成千上万人死于战火。为什么我们的历史书上不提这件事?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是:亚洲人的生命不如美国战舰来得重要。
马六甲一沦陷,一个以「中缅印战区」为名的联盟立刻成立,以对抗日军的入侵。在英国军官威廉‧史莱姆的指挥下,中国承诺派遣两个师参战。
多么讽刺!身为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中国竟然派兵去保卫殖民地的人,以免被另一个殖民者取代!这让我想起全家被迫分散,我们逃难到一个殖民地,以免生活在另一个殖民者的统治之下。
1942年三月,仰光失陷。入侵的日军兵分三路:一路进占缅甸西部伊洛瓦底江河谷的油田;一路在缅甸中部进攻锡唐河谷;一路在缅东攻打萨尔温江河谷。
英国殖民地的军队,根本不是新近崛起的日本关东军的对手,准备工作也不如日军;加上在欧洲战场上,大不列颠帝国与德军热战方酣,无法支持在亚洲的另一条战线。所以战争刚开始,史莱姆将军就下令全面撤军。
撤军期间,英国皇家陆军缅甸第一师的7,500名官兵和300个平民在仁安羌被俘。
诱捕英军的日军第33师团,人数是英军的两倍,而且作战经验更丰富。自他们从杭州湾登陆,在派到缅甸之前,曾陆续攻占上海、南京和广州。所有这些战役,他们从未吃过败仗,却遭到一支无名部队的抵抗,使日军的攻势稍受挫折,从苏州河南岸退到北岸。与其说它是打败仗,不如说是失了面子。三个月后,日军终于完全控制整个上海。
日军并不急于收拾在缅甸获得的第一件战利品。只要等个几天,这些俘虏就会因饥饿与脱水而死,这比去抓捕俘虏要容易得多。任何盟军试图救援的行动都无异于自杀,只会在强大的日军第33师团杀戮清单上增添一笔。
就在此时,中国派至缅甸的第38师已进驻锡唐河谷。
初来乍到的中国军人,装备简陋,士兵还穿着草鞋,看起来没比孟买街上的乞丐好到那里,而且毫无丛林作战经验。或许他们能做的,只是像他们在上海所做的那样,拖慢日军的速度,为大多数英国部队争取撤退的时间。中缅印战区指挥官判断,这个任务当然不需要投入整个师,只需要一个团受命成为对付日军的牺牲品。刚被升任目前职位的第38师中国指挥官坚决反对。「当我们战斗,」他报告上级指挥官:「是为胜利而战!」
「我们正试图把整个缅甸军力从血腥混乱的局面中拉出来,这不是你们要赢的时候。」英军指挥官说:「派出一个团,可以保存你们一个师的其余部份,以便日后去掩护我们撤退其余的部队。你们要派那一个团去?」
要800人去对抗13,000名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敌军?这可不是中国人的机会。对英国指挥官来说,这肯定是一次自杀任务,但可以为他争取一些时间;对中国指挥官而言,这是一次救援任务,他决定亲自率领麾下的第113团去执行。这些士兵是在淞沪战役中,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
更糟的是,没有任何运输工具。所有的车辆都被派去运载英军部队撤出缅甸,这一来,中国部队只好徒步,而且必须行动迅速。被围困的英军师队,口粮和饮水即将耗尽。这位年轻的中国指挥官下令,以两倍的速度整夜急行军。
第113团原本是财政部辖下的「国家税警总团」所建立的第4盐税旅,是用来查税缉私的单位。这是这位年轻上校最早指挥的部队;后来由于在松沪战役中表现优异,部队被纳入中国陆军的大军团。
刚好在松沪战役中,迫使日军第33师团退到苏州河北岸的不是别人,正是这支默默无闻的第4盐税旅。该旅旅长和士兵一起成长,情如兄弟;在淞沪战役后,和其他三个盐税旅一起被并入正规军,成为第38师。这位年轻上校被任命为师长,誓言要与他的「弟兄」生死与共。
五年前,第4盐税旅和日军第33师团在上海火并;如今在缅甸,仇人再度相逢。
这位中国指挥官从以往和日军的交战中得知,不论是人数、火力,以及战场经验,都无法和传奇的关东军对抗。他只能依赖自己的机智,以及他曾亲身体会过的这800名伙伴无畏的勇气。
经过仔细研究敌军现场的战略配置,他选定了攻击目标,并通知受困的英军等待他的信号,从内部全力向攻击目标开火。
「可是,那是个地势极为险峻的高地,」英国指挥官警告他:「小日本比你更居上风!」
「照我说的去做就是了!」这位年轻的中国低阶指挥官对他的长官说,同时尽力安抚心烦意乱的英军司令,还加上一句:「别担心,就算要我亲自拿起步枪作战,也一定要把你们的人弄出来!」
天刚黑,猛烈的火力同时从内、外部射向日军要塞,掩护中国士兵穿过丛林,攀登高地。
突如其来的行动震惊了敌军,但日军指挥官很清楚这位年轻中国指挥官的意图。跟他所率领的13,000兵力强大部队对垒,这800人的军团想控制局面的唯一希望就是攻占高地。日军迅速以强大的火力几度回击中、英两军的联合攻势。日军知道受困的英军只是待宰的鸭子,所以集中全部火力对准中国军队。
夜空被照亮得如同白昼。虽然中国军队能攻下这高地,但付出了重大伤亡的代价。而且,以奇袭攻取一个战略要点是一回事,要牢牢守住它又是另一回事。以有限的人数,我军无法长期固守,进攻者很快变成防卫者,然而他们依旧顽强死守。这次,日军司令再也不要丢脸了,他发誓不留一个中国士兵活口,便调动大部份主力进入主阵地,准备进行一场终极杀戮。
在决战之前,我军指挥官除了攻击点外,还在地形上对防御日军最有利的地点,秘密部署了一支突击队,他估计日军在这里的设防最少。
为了诱使日军主力进攻高地,中国指挥官突然发动攻势。当日军司令发现自己中计,已经太迟了。我军已开出一条通道,让7,500名英军和300个平民毫发无伤地全数脱险。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但若日军要发动追击,也并不算太晚。然而,日军司令放弃了追赶英军。他自嘲地说:
「放走一匹狼,换来一只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