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海孤帆首部曲稚梦成真》最新章节。
「这艘船从那里来?」
「报上说它是从中国来的。」
「中国在那里?」
「在太平洋彼岸?」
「哟嗬!」突如其来的高八度音刺穿了我们的舱口:「船上有人吗?」
「嘘!别把他们吵醒。」
雷诺起身走上甲板。
「你是跟这条船一起来的?」
「嗯。」
「你是从中国来的?」
「嗯。」
「越过了太平洋?」
「嗯。」
「你们有穿越任何风暴吗?」
「嗯。」
「很艰苦吧?」
「嗯…」
一艘活生生的中国帆船出现在旧金山港湾里,令老一辈市民们回忆起往日港里挤满了中国的快速帆船。后来,中国帆船不见了,只有在杰克.伦敦书中描述的中国渔民捕虾的圣帕布罗湾,才看得见中式帆船。作者经常在夜里跑去海湾,从放在那里的虾笼里偷虾子。
第二天,自由号的照片出现在所有报纸的首页;帆船从金门大穚下驶过的镜头,也出现在所有电影院放映的新闻影片中。群众蜂涌到渔人码头,只为一睹这艘「来自中国的帆船」。我们好像登陆新大陆的清教徒,受到当地「土著」的欢迎。
伊莎杜拉是卡尔的朋友,她送给我们每人一条浴巾,卡尔除外。
「我的呢?」卡尔问。
「我想你一定已经有一条了,他们都没有。」
「妳怎么知道他们没有?」
「我是个中国人,知道中国人用什么。」
亚伦和桃乐丝.瑞贝拉斯及罗明哥一家,是卡尔的兄弟会会友,他们带我们用床垫袋去冲浪。
从索萨利托来了一对白人夫妇。
「拜托你们告诉我太太我会说中国话好吗?」他用地道的京片子恳求我:「她以为我是瞎掰的。」
「她怎么会这么认为?」
「在中餐馆里,没人听得懂我在说什么。」
「为什么?」
「在这里,他们都说广东话。」
卡尔的兄嫂查理和珍.麦勒特,以及他们的两名子女劳拉和伊吉,邀请我们住到他们在伊弗纳斯的家。查理是州立公园管理员;二战时,他是战斗机飞行员。来到伊弗纳斯之前,他们在沙加缅度亲手建造了一幢房屋。
诺曼.雪非尔德是一名退休空军军官,老婆切莉是台湾人,夫妇俩带我们出城参观他们栽种来酿酒的葡萄。当地农民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畜养的牲口,我们亲眼见到和牛只一样大小的猪。
安.伦敦读了我的航海日志,自告奋勇要帮我们找出版商。她还带我们去圣法兰西酒店会晤她父亲唐.伦敦,身为这家酒店的总经理,他邀我们去扶轮社和旧金山游艇俱乐部发表演说,他是俱乐部船队队长。
徐博士邀我们去中国城的狮子会演讲。
岭南校友会邀请我们参加午餐座谈会。
奥克兰论坛报主编带我们去「黑猫俱乐部」,在那里,记者们可以自由进行非正式访谈。「亲爱先生」船长带我们搭乘他的小帆船巡游海湾,还去了蒙哥马利街「专为绅士开设」的酒馆午餐。
这就是美国?看起来和我四年前到访时差别很大。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地方有那么多游艇、大饭店或私人俱乐部。
有些华人中学女生来拜访,我们邀请她们上船。码头上的游客看到了,就问她们:
「喂,你们这些女孩,怎么跑到船上去了?」
「靠关系。」
「什么关系?」
「我们带来中国人的家常饭菜。」
凯若.罗森塔就是这么自我介绍的,她带给我们美式家常菜。此后,她每天都来船上闲逛。一开始,他父亲总是陪她一起来。「他担心我会被五个中国渔夫轮暴,」她开玩笑地说:「你们知道的,美国人认为水手品行不端。」有一天,她单独出现。
「妳爸爸呢?」我们问。
「他在家。」
「难道他不担心妳?」
「他说你们几个没问题。」
她甚至开了她爸的汽车,载着我们在丘陵起伏的街道上兜风,还到Hungry-I, Top of Mark Hopkins and Fairmont这些夜总会去开眼界。
我们被许多新面孔淹没,错过了熟悉的面孔。直到有一天,码头上传来一个声音:
「雷诺!小周!」
这声音把所有人都引到甲板上来,也把我的思绪带回到基隆。那天清晨,我们缷下的渔获很早就拍卖掉了。当我还穿着油布雨衣、雨靴走进渔会大楼,同样的声音喊出:「小周,这是你们的船分到的拍卖所得。」漫长的海上辛苦作业后,再没有比听到那个声音和笑容更甜蜜的了。
小高负责计算船员们的渔获所得份额。
「小高,是什么风把妳吹来这里?」我又惊又喜地问。回想在基隆时,她从没到过码头,更不用说上我们的船。
「我听说你们刚进港。」
「妳怎么知道我们停在那个码头?」
「难道你不知道,你们已成了全城的话题?」
「你就为了这事专程来旧金山的?」
「有何不可?」她开玩笑似地说:「我可是花了两天搭飞机呢。你们花了几天?」
她随即爆出笑声,比我们打鱼丰收笑得都大声。难怪我们所有渔夫都称赞她圣洁、公平又聪明,这是上帝赐给她的恩典!
「妳要上船吗?」
「不然,你说我们来干嘛?」
登上我们的帆船之前,她转身介绍和她一起来的人:「这是我姊姊马格丽特、她女儿维拉,还有我女儿依兰。」
你猜怎么着?她取了个英文名字--伊芳。
「我现在住在美国,」她说:「没人记得顺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