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本无意称帝

第89章 太医院之行(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我本无意称帝》最新章节。

李云定定看着再次震惊的唐茯苓,一字一顿道:“打结止血。”

“你是说像给绳索一样打结?”

“没错。”

“……罢了,还有吗?”

“其三,用手边现有之物,野草或是碎布,堵塞进伤口止血。”

唐茯苓眼角再次抽动了一下,又是个会让人痛苦无比的法子。

“没了?”

“没了。”

冷静下来,有着高深医术修养的唐茯苓略一思考,便知这些方法的确可行。

但对伤兵而言,那太痛苦了,人对疼痛的忍耐度是有极限的。

“李指挥使,你所学战场医术,应该还不止这些吧?”

“是的,下官师门传承,有一套完整的医术体系。”

“那你来此,带着陛下的旨意,是为了让太医院给这战场医术正名?”

“有这个目的,同时也是想一人智短,众人计长,看能否改良此医术,让伤兵少些痛苦,多些存活希望。”

唐茯苓眉头高挑,再一次惊讶看向李云。

“你愿意将此医术分享出去?”

世间医术世家,各有各的绝活技艺或药方,都是不传之秘,家族根本。

而除了这等隐秘的传承之术外,其他医术同样不会轻传,一本寻常医书,在他们这等御医世家眼中不值一提,在乡野医家眼中,却是可以传家之书。

“唐院正,下官所学一身本领,皆在军伍,医术亦然,那些大好儿郎,如果不是死在疆场,而是死在营帐之中,太过可惜。”

“下官自知人微言轻,纵有陛下支持,也难以让军中大将信服,所以恳请唐院正助一臂之力。”

语罢,李云起身抱拳,郑重一礼。

唐茯苓见状,赶忙伸手扶起,眼神闪烁。

仅仅一个止血之法,唐茯苓便知晓这医术不愧叫战场医术,除了用在战场那残酷之地,其余地方,恐怕就只有重灾区才有用武之地。

所以这一派医术兴起,不会对他们这些御医有任何威胁。

反倒是李云主动找到太医院请求参与此事,一旦战场医术推广开来,军中伤兵存活率增长,太医院就有一份功劳。

至于什么人微言轻,难以信服的托辞,唐茯苓就呵呵了。

军中随军军医什么德性,他还不知道嘛。

除了负责主将的军医,那些给丘八治疗的军医,在他们眼里,连学徒都不是,之前可能也就是个丘八,临时赶鸭子上架,最多会一手包扎,可能连最基础的辨别药材都不会。

军中大将不是傻子,战场医术简单实用,他们看过后,定然会自发在军中找人学习。

所以李云这是让太医院分润功劳的同时,也为他扛住一部分压力。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唐茯苓既是御医,也是官僚,和光同尘的道理,岂会不知。

可就算拉上太医院,李云这么做,也有些锋芒毕露了。

但这与他何干,太医院能插手军权吗?

不可能的啊。

念及此,唐茯苓朝李云拱手道:“此事大善,若成,于军中士卒,无异于再造之恩,利国利民,老夫怎敢不竭尽全力。”

李云见状,微微一笑,随即两人竟同时朝皇城方向行礼:“陛下皇恩浩荡。”

下一刻,两人心照不宣对视一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