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刘琨,东晋天命人

第62章 太子想造反?!(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家父刘琨,东晋天命人》最新章节。

不过太子如果真的想造反,他也阻止不了,说不定还会上去帮忙。这些兵名义上也不是他刘遵的。

他只要保住小命就好了。

但还有一个问题:调兵要虎符,这些官兵虽然自由散漫,基本的军规还是遵守的。

现在只有祖约那半边虎符,缺了另一半,还是成不了事。

却见太子从身上掏出另外半边虎符,说:“事不宜迟,等天明前,我便要将此虎符归还。

“不求不为人知,只需先斩后奏即可。”

刘遵心想:好一招先下手为强。司马绍这贼船,上就上吧!

反正东晋就没几个正常皇帝,那孝武帝司马曜酒后乱说话,结果被张贵人叫心腹宫人用被子活活闷死;继位的司马德宗则是个废物,字面意思那种。

《晋书》上说他“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

只是知名度不及晋惠帝而已。

其他的好几个都是几岁小孩。一用同行来衬托,刘遵更觉得司马绍眉清目秀了。

刘遵接过太子手上虎符,又拿起案上另外一半,率先走出军营。

他先点了两百精壮士兵,然后迈着从容就义的步伐,带头向城门走去。

司马绍却说不用带武器和盔甲。刘遵觉得肯定是在东宫早有预备,免得让人怀疑,看来太子已暗中谋划多时。

大出刘遵所料的是,城门守将见刘遵有虎符,太子又在此,很顺利地就放行了。

刘遵还想了一堆鬼话,什么“祖约躲在宫城,准备入内抓拿”等等,结果全派不上用场。

按史书上的记载,东晋初期,建康城历经多次灾劫,两次王敦之乱和后来苏峻叛乱,将建康城摧毁了大半。

后来晋成帝时期,在王导主导下重修了建康城,增设了五个城门,并且以竹篱笆筑成外郭。

到那时,建康才终于有了点首都的样子。

宫城禁军也不多,王敦之乱时,时任中垒将军的温峤就有“今宿卫寡弱”的感叹。

言归正传,此时的宫城在建康城北部——后者指狭义的有城墙包围的建康城。

宫城主殿是太极殿,乃朝会之处。从宫城有御道一直往南直达宣阳门,御道两边是中央官署。

而太子的东宫自然是在建康城东面。

后来随着皇权衰落,东宫也名不符实地迁到了建康城的西南边。直到孝武帝时才重新迁回东南边。

且说两百士兵穿过御道,静悄悄地从东宫南边的承华门而入。

一行人入到东宫,承华门又立刻被关上。

太子一路疾行至崇正殿——这是他进行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

百余名武士已在此等候。

刘遵心跳加速:来了来了,图穷匕见了!

想不到司马绍这么杀伐果断,等下我得躲远一点,不然伤及无辜就不好了。

司马绍表情严肃,开口说:“此事甚为机密,宜速战速决,诸等当尽力而为,小王事后自有赏赐。”

说完便让三百多人到东厢拿器具。

刘遵却感觉有点不对劲:这么重大的事件,怎么只有他参与,起码王导、庾亮、纪瞻等总得来一个吧。

难道是他穿越者的身份被发现了?!

刘遵思前想后,也没察觉哪里露出了破绽。

不然就是因为刘琨的名声过盛,怕刘遵再有军功就不好控制了?

如果司马家真的要弄死他,再按上一个造反的罪名,那可真真不得了。

毕竟刘遵真的是想造反呀,不过不是现在而已。

崇正殿内烛光明灭,四周安静如鸡。刘遵还在反复思索着,双手已经冒出汗来。

司马绍一步一步走近刘遵,嘴里低吟着些什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