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半岛远行》最新章节。
班行远给李铭打了电话,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事情都是提前就决定好的。
李铭非常诧异:“这也不对啊,我来之前已经建起了团队,领头的并不是他。按道理讲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李铭在心里面为沪上的一些人默哀。
出现这种情况班行远肯定要过问的。和尚书省其他人不太一样,班行远做事喜欢一竿子插到底。其实很多不好的事情都是他们一句话的事情,特别是网络发达之后,简单的表明态度就好了。很多时候作了安排,工作也做了,但是没有发声会让人们认为不关心、不关注。
班行远不一样,有看不惯的事情就非常直接的在微博里表明自己的态度。班行远觉得还是需要向人家特鲁姆普学习的,崔治国就是一件离离原上谱的事情,但是至少全世界都知道他的态度,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况且,暂停键已经按下半个多月了,除了世界屋脊,各地都有报告。做为团队的大头领不去治病,整天在网上吠呀吠的,这是你该做的事情?
各地怎么组建团队,用什么人,班行远一点都不关心。但是首先要专业,并且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很显然这个人已经突破了班行远的底线。
说起来这个带头人还是很受欢迎的,用网友的评价就是没有爹味儿,问题是他也没有医生味儿啊!虽然格物致知研究院整理了初步的指导方案,也很有效果,但是在实际中还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一些人来说还是很凶险的。作为带头人,不是应该站在一线指导救治吗?
班行远用自己的微博账号在这位网红的动态下面做了回复:“沪上的工作做的很好嘛!都不需要专家团队的带头人指导救治了,看来已经有了非常非常有效的方案了。就别藏私了,赶紧拿出来吧,这是我们迫切需要的。而且,沪上的医疗水平已经这么发达了吗?肝胆方面的都能轻松拿捏这种全新的黄冠了。”
“各地最缺的就是这样的专家,沪上请组织队伍到各地指导工作吧,这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请尽快制定方案报我。”
同时附带上了这名网红的学习工作经历。
很多事情都是有反噬的,当初网友们有多喜欢这个网红,现在就多厌恶。之前的没爹味也变成了没人味儿。
沪上那边立刻就乱套了,也没想到班行远忽然会来这么一手。想想他好像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沪上总督给班行远打来电话表示会严肃处理。
班行远考虑了一下给尚书令去了电话,交流了关于沪上的一些情况,一些风气非常不好,必须想办法扭转过来。班行远建议对人进行调整,并且推荐了封剑锋。封剑锋履历干净,他这个人生活简朴,做事情都是出于公心。而且启清霜身为格物致知基金的日常工作负责人可不缺钱,金泰熙是舍得给亲人发福利的,不用考虑封剑锋会出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尚书令表示会慎重考虑的。班行远的意思很明确,这些事情早做比晚做好,在尚书令这里解决了比留给班行远解决好。
很多人受到了处理,虽然没有李铭那样的力度,但是也断绝了上升的渠道。至于那个网红,老老实实的回去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第二件事情就是拜访了一位作家。这位作家把憋在家里的所见所闻写成日记发在了网上,不能说真实不真实,只不过她所描述的那些事情发生的地方班行远恰好这些天都去过。日记里描写的那些像是什么堆积如山的手机等等这些事情班行远可从来没见到过。
王主簿偶然间看到这些日记怒不可遏,说:“这不是混淆黑白吗?一篇篇都是‘一个朋友告诉我’、‘我的同事XX说’、‘我的医生朋友说’这样的表达,信息都是来自亲人、邻居、同事、朋友,并非亲身经历,这些信息没有经过证实,真实性存疑啊。”
一位女同志说:“这不就和‘我有一个朋友’一模一样吗,谁知道到底是她的朋友还是她自己。”
另一位女同志说:“人家是名作家,可是神通广大的,都能调用六扇门的车子送自己的侄女去机场。不是刚好被院长按住了,事情传出去还不知道是多大的风波。多少人因为这件事情被处理了,李总督的手腕真的很硬啊。就这样李家坡的人还打电话给院长问情况,也好意思。或许人家真能不受限制的互相串门呢。我就不明白这群人脑子是怎么长得,好像不给添乱就不舒服一样。”
“就是!院长的论文已经表明这是起源于大美丽,正是因为他们的不作为才招致了现在的情况。自己的精神父母千好万好舍不得说一句不是,对受伤害的亲生父母指责起来却是不遗余力,就是有病。”
“什么精神父母,依我看就是神经父母……”
班行远并没有阻止下面人的议论,而是让人调取了这位歪歪作家的通话记录,日记里的内容全都是不实的,都属于造谣。要么是打电话的人造谣,要么就是歪歪自己造的谣。当然了如果不是通过电话而是面谈的话更好了,违反了暂停措施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处理。李铭现在缺的就是典型。
为人要方正,不方正的话就歪了。
拿上歪歪的通话记录班行远就带人去了歪歪的家里。看到班行远突然到访歪歪立刻就知道坏菜了,彼此都心知肚明不是一路人。要知道班行远的炸药文学奖的时候她那个小圈子的人可是如丧考妣,不揭露黑暗的作品怎么能说是文学作品呢?
《天龙人保佑米利坚》倒是明示暗示了很多欧米的问题,但是在他们眼里就是给自己的精神母国抹黑。
班行远开门见山地说:“你的日记我看过了,刚好你提到的那些地方我都去过。而且,日记里面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刚好在那里,既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